「日驗20萬樣本」 內援細節全無 工會:供外國試劑錯誤率好高

「日驗20萬樣本」 內援細節全無 
工會:供外國試劑錯誤率好高

【武肺再爆發】
【本報訊】來自偉大祖國的內地核酸檢測隊抵港第二日,未見開展工作。惟仍身處內地的檢測隊隊長余德文昨日受訪時豪言,要大幅增加香港的檢測量,由現時每日不足四萬個,倍增至逾10萬至20萬個,甚至更多。港府連日來均未能交代支援隊具體工作,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批評政府至今未公佈支援隊檢測計劃的細節,逾700萬港人全被蒙在鼓裏,又形容每日20萬個檢測量數字龐大,如同「一個人負責一間醫院嘅檢測數字喎」,促請港府公開交代檢測計劃。

下榻九龍維景酒店的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七人先遣隊昨沒公開露面,本報連日向港府追問兩個支援隊的具體工作和工作指標等,均不得要領。參與本港病毒檢測的火眼實驗室華昇診斷中心董事長胡定旭昨早與四名職員到訪酒店,近兩小時後離開,無回應問題。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在疫情簡報會僅表示,支援隊負責檢測和興建醫院,「據我所知就應該未有細節,未定到嘅。」

內地核酸檢測隊隊長余德文向官媒新華社表示,香港目前每日只做到約一萬個檢測,不足應付防控需求,而三家內地機構檢測量約為兩至三萬個,支援隊及內地機構配合下,短時間內可大幅提升三個機構的檢測能力,「力爭每天的檢測通量,起碼要達到10多20萬,甚至更多」。余稱支援隊將了解有關機構場地、設備和工作流程,盡快開展檢測。余指支援隊會與食物及衞生局、醫管局開會,但衞生署回應查詢時稱暫未與支援隊開會,醫管局則指沒有資料。

中港合作建兩臨時醫院

內地方艙醫院支援隊方面,NOW新聞引述中國人民網昨報道,支援隊已完成在亞博興建臨時醫院的設計,將參考武漢21座方艙醫院,在減少改變場館原有功能的基礎上,規劃場地設置、功能佈局和機電系統改造等。內地專家會為香港方艙醫院提供設計、營運和管理技術支持。

另外,《南華早報》引述消息指,方艙支援隊將協助港府擴展現時亞博館的治療設施,額外增加400張病床,同時,中港雙方亦會合作興建兩所臨時醫院,選址分別為亞博館二期預留的57萬平方呎土地及一幅啟德兒童醫院附近的四公頃土地,兩所臨時醫院各自可容納1,000張病床。

檢測隊隊長余德文指力爭每天的檢測通量,起碼要達到10多20萬。

余慧明憂倘犯錯難以追究

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批評兩隊支援隊的透明度極低,引起公眾憂慮,業界質疑在港從事醫護和化驗師工作均須在港註冊,否則違法,擔心若沒有香港相關資格的化驗人員犯錯,拖慢病人治療之餘,更將難以追究,「邊個負責?係咪要醫管局孭?」

對於支援隊豪言增加10多萬檢測量,余希望港府交代檢測計劃,「60個人處理10幾萬個,一個人負責一間醫院嘅檢測數字喎」,擔心「國內試劑試過畀外國,但好高錯誤率,係咪同嗰啲試劑一樣?」她稱不會質疑有關人員在內地的資格,但應讓公眾清楚細節。

余續批評,港府未有在疫情緩和時添置儀器和增設化驗室,加大檢測量,最終因豁免檢疫漏洞導致大爆發,又未有動用私營醫療資源接受病情較輕的病人,反而輕易要求中央派員,欠缺遠見和能力。衞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國麟亦認為政府對於內地醫護到港支援的方式、法理程序等資訊不清晰,令市民感到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