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真空期奪泛民否決權 惡法任過

趁真空期奪泛民否決權 惡法任過

【本報訊】 如何處理一年立法會「真空期」,雖然似未有定案,但建制陣營力推有極大爭議的臨時立法會方案,極可能是北京最終選項。時事評論員劉銳紹深信,北京在「長痛不如短痛」下,不會再對港留情面,成立臨立會機會極大,剛DQ的四名議員會被踢走,如此一來,民主派將失去議會關鍵議案否決權,如明日大嶼一類天價撥款議案暢通無阻,政府甚至可以透過「政改」改變特首選委組成,大幅減少區議會選委數目,甚至僭健DQ選委制度。

對於特首林鄭月娥提出議員延任一年,爭議雖較少,但劉銳紹深信北京必定摒棄,經過國安法橫空壓港後,建制人士時常說「長痛不如短痛」,要將香港痛處全部斬除。

■胡志偉認為人大常委決定議會過渡安排,相信有分化民主派考量。

胡志偉:人大想分化民主派

過往民主派掌握三分一議席,剛好掌握重要議案否決權,如果四名被DQ的議員不能出任臨立會,民主派議席只剩20席,不足三分一,到時天價撥款方案例如明日大嶼可以隨時通過,民主派若有議員留在議會,只會淪為陪襯,「好似都係一個民主決策咁」。

劉銳紹更認為背後更大目的是針對特首選委,去年民主派在區議會大勝後,加上搶攻功能組別,北京對特首選舉操控大不如前。臨立會組成後,他認為政府極有可能推政改,改變選委會組成方法。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直言,人大常委決定議會過渡安排,相信有分化考量,「想破壞民主派團結,因為呢個係(北京)最大威脅」,認為民主派必須考慮,「要被揀過先入去(來年議會),仲要只做一年,我哋係所為何事?」認為若然只是批評政府,議會外也可做到;當然若決定留任,則仍然擁有部份否決權,直言共產黨必以「打散」民主派為最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