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用作社區治療的鯉魚門度假村及亞博館相繼啟用,但每日等待入院人數繼續破百。醫管局解釋,亞博模式對於醫管局而言非常新穎,首幾天只可安排20至30名患者分流,待同事熟習後,會增加入亞博數字,讓確診者能盡快得到醫治。
亞博館社區醫療設施號稱可容納500病人,惟截至昨午,只有56名確診者入住亞博館、約200名病患到鯉魚門度假村接受治療。醫管局輪候入院人龍未見消化,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表示,截至昨午仍有約150人等待入院。
182人等入院
按衞生防護中心晚上更新的數字,等候入院人數多達182人。等候時間最長的,是一名7月23日確診的62歲男子,苦候12日送院未果。有個別等候入院人士為60歲或以上。
劉家獻解釋,雖然亞博館本月1日起接收18至60歲病情穩定的病患,但運作模式對醫管局非常嶄新,與過往直接將病人送院不同,同事需時間熟習:「開頭係好新運作模式,醫管局冇試過有病人嚟做檢查,然後再返去醫院,以前都係入咗醫院再出院,開頭唔想話將病人一次過推入亞博,因為對病人、同事感染控制上都有危險。」
劉家獻續說,亞博館起初每日只可接受20至30位病患,未來數字會逐步增加,「我哋期望嚟緊時間,同事對工作模式熟習咗,因為文件上太急會亂,所有工作程序理順,就會增加入院數字」。不過,即使日後亞博館增加分流人數,由於確診人數持續增加,劉家獻亦不排除有確診者未能即日入院:「一路入,啲症一路嚟緊,條龍一路排緊」。
同時,昨日約300名病情穩定的病人已轉到二線隔離病房,香港電台引述醫護指,為了騰空更多床位,有情況穩定的病人由一線隔離病房轉到二線。劉家獻解釋,轉送病人到二線隔離病房有一定準則,包括病人的病徵、血液及肺片有改善、無發燒,以及需視乎病毒數值,但不會以其中一項作為唯一準則。
二線病房無負壓效果
有傳媒提問,二線負壓病房與正常規格不同,未能做到負壓效果,劉家獻稱,二線隔離病房的病床改裝都經過工程部的嚴格規管及測試,如果病房有改變,會再跟醫院感染控制小組或工程部溝通,有需要時再作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