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鄉村土豪養的惡犬為禍鄉里,但是大家別要誤會鄉村內全是惡犬,村狗的世界其實跟人類也差不多,有惡犬自然也有忠犬善犬,更多的是懶犬遊蕩犬,在與世無爭的過着狗臉歲月。
我家養過不少犬隻,但最有感情的就是BoBo與JoJo。小時候附近住有一戶姓姚的養雞農,姚叔他一家三口,有一位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女兒,是我和弟弟的幼年玩伴。她家的雞寮內有大雞小雞,又有貓有狗,是我們愛去的遊樂場。有一次她家中的母狗生下小孩,唯獨一頭全白,白犬在鄉村唐狗中非常少見。我的三哥經常偷偷把冰箱中的剩肉剩飯帶去餵小狗們,而那小白犬每次都會擊退兄弟獨佔飯菜,哥哥見小犬勇猛,便着我們一起乞求父親讓我們帶牠回家,小狗到來時我家仍有一條黃狗BoBo,成為大狗帶小狗的情形,我們把小狗名命為「BoBo二世」(不知是否當年受卡通片巴別二世所影響),一時間家裏有兩條BoBo了,但是父親就覺得這樣太別扭,要改名為「小熊」,因為毛色又白又蓬鬆像一隻北極熊,可是全家人只有爸媽才會這樣叫牠,我們兄弟都覺得中文名字太土了,依舊叫BoBo。
1979年颱風荷貝襲港把姚叔的雞寮吹毀,令他放棄養雞搬到圍村內居住,小白狗BoBo就再也見不到媽媽了,完全成為我家的一分子。我家是信奉不縛狗政策的,牠的繫鏈只有在抄電錶員到來時才用得上,所以完全是一隻自由自在的小狗,早上牠目送我們上學後就會陪父親下田工作,之後又會跑出去浪蕩玩耍,直至午飯時間父親大叫:「小熊!小熊!回來吃飯……」便即會急步回來。午後就是跟着我們小孩子四處探險,那時我們常到山後的銅鑼坑戲水,牠必定陪伴左右。有一次十多隻山狗在我們回程時追趕,嚇得一伙小孩拔腿逃跑,但BoBo就衝上跟狗群搏鬥,最初牠以一敵兩三惡犬時,仍能穩佔上風,跟着來了四條、五條、六條……到十多條圍攻,就應付不來且戰且退。那時又到我們小孩們着急了,大家鼓起勇氣拾起石頭木棒又追趕回去,大呼小叫的趕跑狗群,帶着作戰受傷的忠犬回家塗藍藥水去,自此我再也不怕野犬惡犬了。
除此之外,又試過鄰家放狗群咬傷BoBo,我們幾兄弟又棍又棒的到別人門前大興問罪之師,唬得人家關門不出,跟其他「功能性」養犬的村民比較,反而是窮農家養動物更有人情,人狗是一家。到我上高中時,BoBo已是老狗,有一天外出後便再沒有回家,父親跟我們四出尋覓也未能重見,相傳忠犬知道快要歸天時都會悄悄離開,不想主人傷心看見自己離去……
後來,哥哥在外帶了一頭窈窕的長耳唐狗女回來,大家便叫牠JoJo,紀念逝去的忠犬BoBo。不但名字相似,對我一家也是盡忠職守,狗女不愛打架卻非常活潑,她有一個特別能力,就是抓蛇,只要見到牠猛吠櫃底床底,就知有蛇入侵屋內,我們因此而找過數條毒蛇,免受蛇咬之險。不久,兄弟五人都外出工作或是上大學,也全靠牠伴着老父老母過了一段安靜的歲月。鄉村小孩愛狗,成年人用狗,而老年人就靠狗伴隨晚年的歲月,我想真正懂得狗心情的就是老人小孩吧,可能因為只有他們才看到物質以外的價值。
坪原猴
新界邊鄉成長的野猴子,拾起父母的鋤頭想保着最愛的農村風光人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赤腳走阡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