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博啟用收30患者 走廊漏水

亞博啟用收30患者 走廊漏水

【本報訊】本應是演唱會、展覽的文娛場地,在林鄭政府抗疫失效下,淪為臨時病院。位於亞洲國際博覽館的社區治療設施昨日啟用,接收武漢肺炎輕症病人。首批入住病人共20多人,首名病人於12時許乘救護車抵達。

亞博1號展館的「社區治療設施」改裝工程已經完成,包括病格、電力系統及醫療儀器等,早上工作人員亦已入內處理準備工作。天水圍醫院急症科顧問醫生李立業表示,首批工作人員包括14名醫生、約50名護士、約20名醫護助理及10多名文職人員等,將會全日輪更工作。

首批病人昨乘救護車抵達亞博。

病人須每日自行驗血壓,減低醫患接觸。

多名醫護人員進駐展館開展工作。

病人自助檢驗減接觸

第一批20至30名輕症病人昨日中午12時後陸續抵達入住,所有病人均由社區直接送院,不會經醫院轉送。中午12時許,首名入住病人由救護車送抵亞博。

病人抵達後會先會見醫生及護士,並接受檢測,然後才分派床位。展館以電子化模式運作,病人資料及病情均以電子紀錄,減低使用紙本文件所引起的感染風險。病人入住期間,須每日檢驗血壓、體溫及血含氧量等維生指數,但會由病人自行前往館內「E-Health Station」檢測站,以自助形式檢驗,每次需時約10分鐘,由系統自動將資料傳送給醫護分析。醫護人員每日最少一次以視像形式與病人會面,有需要才穿全套保護衣入內,將醫患之間直接接觸機會減到最少。

展館內約有500個床位,以男女分區,每個病格設有獨立儲物櫃及燈光,病格之間白色支架隔板分隔,隔板採用透明設計,由於病格不設布簾及門,可從外部看見病格內情況,不同病格病人亦可互相看見。病格外設有病人公共空間,附設電視機,館內亦有提供流動網絡。現場可見,病人休息區走廊有漏水情況,地上放有「小心地滑」告示。

全館共有31個廁所,每四小時清潔一次,但病人淋浴則須使用室外流動浴室,目前共六間浴室,將陸續增至24個。李立業指,淋浴相關的傳播風險較低,相信浴室放於室外是合適做法,但由於浴室數量有限,病人未必可「想幾時沖涼就幾時沖」,或須分男女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