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前日公開劉易斯指定於其喪禮日刊登的專欄,他指近期的反種族歧視示威,使他對美國的未來充滿希望;又呼籲民眾投票,因那是民主社會最有力的非暴力變革手段。
希望和平戰勝暴力
劉易斯指自己雖然已不在,離世前仍被明尼蘇達州黑人弗洛伊德之死觸發的社會運動啟發,「你們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我們的社會,使我對美國偉大故事的下一章充滿希望」。他讚示威者因同情心而擱下分歧,以行動「爭取人的尊嚴得到尊重」,因此即使翌日入院,他都現身華盛頓的示威現場。
他稱15歲起就怕自己會因種族而無端被殺,「那時,恐懼如幻想中的監獄束縛我們,無端施暴的衝動就是牢柵」,他為此尋找出口之際,接觸到馬丁路德金的非暴力哲學,鼓勵他對抗不義,「民主並非一個狀態,而是行動……擁有非凡遠見的平凡人可蹚我稱為良性的渾水,贖回美國靈魂」,而投票和參與民主過程是關鍵,「選票是你們在民主社會擁有的最強非暴力變革手段,你們必須善用,因它並非理所當然的」,又呼籲美國示威繼續連結全球運動。
「儘管我不在你們身邊,但還是想你們回應內心最大的呼聲,為你們真正的信念挺身而出」,劉易斯又稱窮一生證明和平比暴力出色,「現在輪到你們讓自由之聲響起了」,他希望史家將來寫下今日的歷史時,會謂「是你們這世代放下了仇恨的沉重包袱,和平最終戰勝了暴力、野心和戰爭」。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