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健教授做過兩份暑期工,一份英皇證券經紀,根據人物訪問公式,那次財金經驗為日後當上經濟KOL、學者埋下伏線。另一份工更精采,不足18歲在中文版《花花公子》當小弟,老爸任職《新報》,他打拼鹹書,傳媒出版一脈相承,人訪公式2.0。
當時林建名從鄭經翰手上接棒,承繼高檔路線,所謂鹹書鹹不到哪,但徐家健的同學仔看慣《Dragon Tiger Puma》,未見識過《Playboy》,附庸風雅求書若渴。
徐教授說,該雜誌專攻知識分子市場,所以人物專訪做得好,「外國版訪問過Milton Friedman(諾貝爾經濟學得主佛利民)、Steve Jobs,香港版好似訪問過張五常。」近來他自己成了人訪常客,今次不談鹹古,只講鬼古。
撰文:陳勝藍
攝影:謝榮耀
美中從貿易戰到瀕臨冷戰,特朗普一直打經濟牌,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正好出手,成了本地傳媒的baby。戰「疫」之下仇深似海,沒有一張牌不能用,只不知美帝是否顛覆聯繫滙率,香港多數KOL押注港元美金脫鈎,48歲的徐家健獨唱反調,江湖從此多事。大家都想見識核選項,正如男孩子都想睇《Playboy》,脫還是不脫,不只是書中美女的兩難。想還想,事實要分清楚,到底聯繫滙率制度是否要美國批准?
徐教授說:「你看見網台界也好,學者也好,自稱以前是銀行家的人也好,都說美國可以怎樣怎樣,講到似層層,說了最少兩個多月,說聯繫滙率會冧、脫鈎、(港元)會貶值,我好早已經出來說這件事機會好低。」按理說,買賣美金毋須領牌,「去到一刻林生林行止都寫,聯繫滙率制度要美國認可。他不是一個要soundbite的KOL,他的形象是一個做足工夫、很客觀的老報人,他說錯了,我便出來澄清。」
聯滙脫鈎冷知識
早陣子不少港人賣港元,買美金,不料金管局也做同一件事,原來港滙觸發7.75強方兌換保證,似乎事實不如各界預期,於是又有人估計國家隊出手,阿爺洪荒力撐港元,「沒道理的地方就是阿爺頂的話何必高位頂?如果個市冧緊,咁我頂,希望跌得冇咁甘;原本都冇冧,係炒上去,唔係頂。」
資深銀行家吳明德博士另有見解,指美國出手買港元,意在借箭,箭夠就發,這就是徐家健口中的鬼古,「他的鬼古相對有趣。劉備借箭,你戇居居射過來我就借囉,平吖嘛,我唔會畀錢劉備,造最貴的箭畀我。這是一個鬼古,但傻鬼先會咁做。我唔知有冇鬼,但如果(這理論)是一隻鬼,是比較蠢的鬼。」
魔術拆穿了毫不稀奇,事實真相往往並不吸引,據徐教授之見,大量中概股敗走美國,排隊在港上市,要投香港IPO就要港元,我們的貨幣就有需求,「他(吳明德)不說IPO,他知道,但他不acknowledge這件事。這就是鬼古,你又找不到是哪個炒家,香港沒有數據告訴你哪個買。沒有人知道是否真的有鬼,也沒有人能證明沒有鬼,這就是beauty of鬼古,你講我又吹你唔脹。」
他並不反對買美金,甚至建議考慮美股美債,取其有回報,他只反對聯滙隨時死亡論唬人,要是美國阻止香港銀行用美金結算,便損害國際流通貨幣的聲譽,「不是沒可能,你要同我賭,賭幾多?跑馬會爆冷,一隻跛馬99倍會否跑出?有可能,不過就是99倍,咁你買唔買?(美中交惡後)99倍變98倍,但你唔好同我講好大機會贏囉,牠仍是一隻非常冷的跛馬,聯繫滙率脫鈎就是這麼一回事。」
KOL的X噏秘笈
徐家健個人色彩如何不用畫出腸,尤其觀乎他在本文後段「殺Thor」,今次訪問不是顏色之爭,恁憑財經見識定高下。師傅張五常教落,一等腦子論事,二等腦子講人,「但我知傳媒覺得講人最容易吸眼球,這刻要違反師傅教落的戒條,因為現在沒有主流意見。」昔日張五常、林行止擔當香港經濟gate keeper,在《信報》撰文一錘定音,「現在阿豬阿狗都有渠道發聲,寫《信報》把聲未必大過一個阿豬阿狗在YouTube開個channel。」
因此老徐不惜擱下一等腦子,將導致人心惶惶、人腦蠢化的人拉出去斬,「香港有一堆末日博士,成日睇到個市錯到飛起,十次錯九次,但大家好鍾意訪問他,因為他有soundbite,覺得好juicy,羅家聰是一個例子。另一個例子就是湯文亮,一次他與施老闆(施永青)空中格劍,說細價樓會爆煲,沒有爆啦,但他因此起朵。」羅家聰則是出名淡友,綽號末日博士,「我看他估錯市有十年了,一直都錯,但他現在被捧成民族英雄似的。」
去年羅家聰離開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師職位,受訪透露這間中資銀行着他不要再講中港經濟。「我不知交通銀行想有一個末日博士,大家都認得交通銀行有個出名經濟師,還是想找個代表人物預測股市、樓市走勢好叻?要是後者,他估錯很多次了。」徐家健說:「香港傳媒生態就是估錯唔緊要,估錯都可以好受歡迎,變成那方面的專家。輿論界、KOL界很reward一些人講得極端,錯了不但沒有懲罰,反而因為你講得有趣、生鬼、驚嚇,越來越多人找你。」
市場有起有跌,淡友總有言中之時,「尤其股市,所以你總會講中,問題是你差了五年、七年先中,我跟你買就破產啦。明日天氣如何,打風也好落雨也好,唔敢亂講,因為好快就知,但氣候變化,X你講五年後、十年後會點,你講十年後世界末日都得啦,香港人記性好金魚,好快唔記得。既然大家X噏當秘笈,我出來糾正一下,導正民粹,也是應有之義。」
訪問談到歷代經濟KOL,開山祖師張五常打遍香港無敵手,當年徐家健明明在科大讀數學,老遠跑到港大旁聽張sir賣桔。二人交了心,一次芝加哥學派領軍人物佛利民大駕訪港,張五常也帶上姓徐的小子,同場還有曾蔭權、黎智英、楊懷康。
張五常不在芝加哥大學讀書,卻越級挑戰跑到該校教書,情形等如不是出身少林寺的人武功太高,帶藝投師掌管少林寺羅漢堂,「香港經濟學者寫財經水平越來越差,因為第一個張五常太勁,他的國際聲譽、學術水平叻過你數得出的香港出生經濟學者,唔使懷疑,大家都同意,你唔認係你唔識嘢。」聞說張五常自吹自擂?「他只是老實,人有叻有唔叻,你接唔接受?一個叻人老實的時候就講自己叻。」
藍血人之煉成
雷鼎鳴、王于漸是香港第二代經濟KOL,「我覺得雷鼎鳴有點可惜!」雷神在芝大完成本科,卻在明尼蘇達大學取得博士學位,「我估雷鼎鳴在芝大讀本科的年代不認識很多諾貝爾獎級教授,即使教他也沒多少interaction,所以他不算正宗芝加哥學派。」徐家健是芝大經濟博士,自言除了張五常,全港以他擁有最純正芝加哥學派血統,既然咁出色,記者問他勁過雷鼎鳴?「視乎怎比較。」二人各有一、兩篇代表作論文,但雷早他20年發表,累積引用次數自然較多,「最低限度我覺得我不比他差,我敢講這句說話。」
別誤會,他替雷鼎鳴可惜的不是血統,「可惜甚麼?雖然我不覺得我比他差,可惜自從佔中開始,我覺得他寫很多東西政治立場決定了結論,而做科學不應該有前設。因為佔中,他越走越藍,越走越傾向支持中共、北京,先不說他親共、親中對不對,客觀現實是一般讀者不再認真看他寫經濟。」英國剛落實BNO移民計劃細節,不久前雷鼎鳴鼓勵「無用嘅人」離開香港,「思想正路」的年輕人便有空間升級,樓價也可望回落云云。
雷神經濟學令人嘆為觀止,很有胡錫進風味,徐家健假設他說得對,離開的人毫無用處,「換走一個低質素暴徒,換來一個高質素愛國愛港專才,對樓價有甚麼影響?唔似會平咗,咪仲慘過做女嗰陣?競爭方面,多咗空間進升?喂唔係喎,你送走條廢柴,來個專才,我要同個專才競爭豈不更難?」皇天不負雷鼎鳴,他說了那番話之後撈了個藝術中心監督團成員來做。大才小用?也許這就是他的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香港經過第三代經濟KOL林本利、關焯照,莊太量,來到第四代徐家健、曾國平、梁天卓。經濟學大師死的死,徐有幸受教於Lester G. Telser、諾貝爾獎得主Gary Becker、後來當過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首席經濟師、協助特朗普的Casey B. Mulligan,「我勁唔勁?都勁勁哋,勁唔過張五常,這個世界有天才,我只認識幾個,我不是那個層次。」你咁出色,會否摘下諾貝爾獎?「梗係唔會,張五常都攞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