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停飛改善空氣 東涌最明顯

停工停飛改善空氣 東涌最明顯

【本報訊】疫情令經濟及市民活動減少,改善空氣質素。《蘋果》統計香港今年首季空氣污染物數據,發現16個空氣監測站大部份污染物濃度較去年同期下降,僅臭氧輕微上升。各區空氣污染物以東涌跌幅最大、荃灣次之。有東涌居民以往飽受鼻敏感和鼻竇炎等困擾,今年罕有地沒發病,形容疫情帶來短暫的清新空氣。

疫情換來清新空氣,本港16個空氣監測站大部份污染物濃度較去年同期下降。

市民鼻竇炎紓緩

本報統計今年首季空氣污染物數據,東涌空氣質素較去年同期大幅改善,當中二氧化硫、可吸入懸浮粒子、微細懸浮粒子和氮氧化物大幅減少三成。荃灣監測站錄到的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亦較去年同期減三成。將軍澳、大埔監測站各有四種污染物有兩成以上減幅。

住在東涌的李氏夫婦一直有鼻敏感,李先生以前要每日服食抗鼻敏藥才出門,李太更曾患上鼻竇炎,家中兩部空氣清新機長期運作。李太指疫情下內地工廠及東涌工地停工,飛機停飛,意外帶來清新空氣,「我之前鼻敏感成日都會搞到鼻竇炎,但最近我就冇囉。」

荃灣居民鄭先生同樣有嚴重鼻敏感,「朝頭早喪流鼻水,停唔到咁打噴嚏,如果你話𠵱家(疫情)呢段時間,係好咗啲嘅,總之喺街度透氣係舒服咗。」他認為疫情雖減少污染物排放,但更懷念不用戴口罩的香港。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李立言指鼻敏感的敏感原一般是塵蟎、花粉等,空氣污染物會加劇鼻敏感病徵,污染物濃度降低,有助紓緩鼻敏感病徵,今年因鼻敏感而求診的病人減少。他又提醒有病人因長期戴口罩出現鼻敏感,因口罩內的空氣不流通,亦曾有病人因口罩內層毛粒脫落,刺激鼻敏感病徵,建議鼻敏感人士應隔一段時間更換口罩。

環保署指,空氣質素的短期變化除受排放影響,亦受到氣象短期變化影響,署方稍後會分析全年空氣數據。

【市民心聲】

李先生

「以前不嬲每日要食一粒敏感藥抵抗鼻敏感,𠵱家feel到特別嚴重時先要食,可能一禮拜食一粒兩粒就OK。」

李太

「我以前一開露台門就會個鼻好痕,會打噴嚏,一路都唔開,但係嗰排(疫情)冇開工,我哋終於可以開返度門。」

黃先生

「港島區係真係好咗,尤其係銅鑼灣嗰啲,少咗人少咗車少出街,咁係會好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