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巨浸又滔天 - 古德明

九州巨浸又滔天 - 古德明

六月以還,大陸又見洪水成災,長江中下游尤為嚴重,災民以千萬計。滔天巨浸之下,有房屋頹然倒塌,有鬚眉漢子失掉一切掩面痛哭,有人更遭波臣召去,化為魚鼈。這樣的大規模水災,不要說在美、英等先進國家,就是在印度、菲律賓等落後地區,都鮮有所聞,偏偏在新中國卻是屢見不鮮。

宋神宗年間,有士大夫主張「發展經濟」,說應把梁山泊化作農田,有識者認為不可,詰問說:「梁山泊,古鉅野澤,廣袤數百里。今若涸之,不幸秋夏之交行潦(陸上流水)四集,諸水並入,何以受之?」座中有劉攽者,滑稽善謔,一臉正經,說道:「卻於泊之傍鑿一池,大小正同,則可受其水矣。」滿座大笑,那涸湖議者慚愧不已(《澠水燕談錄》卷十)。當時,中國水利科技遠遠不如今日,水災卻沒有今日那樣浩大頻仍,應該不是奇怪的事。

今日,現代漢語有所謂「發展就是硬道理」。道理都是硬來的,其他就不必說了。於是,新中國處處乾湖涸泊,堵江斬河,造地生財,或築豪宅,或建工廠,或起商業大樓等等。地價越來越高,官家商家也越來越富有。但是,每逢雨季,行潦四集,諸水並入,更無湖泊江河受之,受之者就只有千千萬萬的小民。請不要說那些小民流離顛沛,苦不堪言。有模範黨員王兆山說:「黨疼國愛,縱做鬼,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