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官媒稱「病亡」蔑視顯敵意

陸官媒稱「病亡」蔑視顯敵意

【本報訊】台灣前總統李登輝逝世消息昨晚公佈後,據悉大陸官媒接獲中宣部指令一律使用「病亡」代替常用的「病逝」。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指,「病亡」比「病逝」更為貶義,顯示出中共敵視李登輝,有意貶低。

僅比「蔣介石死了」稍好

縱觀中共報道台灣歷任總統死訊,用字表述各有輕重。中共1975年報道蔣介石死訊,標題用「蔣介石死了」,內文形容「中國人民的公敵」;1988年報道蔣經國死訊時,《人民日報》標題用「蔣經國昨天病逝」,內文則與新華社一樣用「中國國民黨主席蔣經國因病逝世」;今次李登輝則是「台灣當局前領導人李登輝病亡」。劉銳紹分析指,蔣介石死時大陸仍是毛澤東主政,兩人一直都是生死之爭,故用「死了」,一種最無文化的通俗方式來形容,顯示出對蔣介石的蔑視。至於蔣經國同樣對抗大陸,但晚年與大陸關係改善,開放民眾赴對岸探親,故用「逝世」顯示出一定尊重。

至於李登輝逝世用「病亡」二字,劉銳紹認為僅比「死了」稍好,雖較為文明,但「病亡」與「死了」一樣,表達中共對李的蔑視及敵意。

此外,今年3月,中共報道前行政院院長郝柏村離世時,用的是「病逝」二字:2017年報道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逝世時,則用「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