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台灣釀成數萬人死亡或失蹤的二二八事件,歷史上影響深遠,這場由緝私員查緝私煙而引發的官民衝突,最終以官方派軍血洗人群收場。二二八從禁忌到封塵史料出土,一直到李登輝就任總統後,才有國家元首正式公開道歉,並為事件平反,往後2月28日更被定為「和平紀念日」。
以總統身份鞠躬致歉
李登輝是唯一親身經歷二二八的中華民國總統,事件發生時他在台大讀四年級,當時在台北街頭看到軍人開槍,令他氣得幾乎投身武裝民兵隊伍。而後,李登輝1968年負笈美國留學,返台後獲蔣經國提拔及重用。作為二二八親歷者,他一直希望為二二八平反。李繼任總統後,1988年成立專案小組,調查二二八事件。1995年的2月28日,連任成功的李以總統身份深深一鞠躬,並就二二八公開道歉:「登輝,以國家公僕的身份,承擔政府所犯的過錯,並道深摯的歉意……」
從禁忌到元首道歉,走出轉型正義的二二八事件,源於1947年2月27日,專賣局查緝員在台北市查緝私煙,執法時釀民眾一死一傷,翌日市民示威請願遭公署士兵開槍掃射。隨後民眾反政府行動升級,行政長官陳儀要求總統蔣介石派軍增援,許多士紳、知識分子與民眾遭捕或槍決,鎮壓維穩時至少數萬人死亡、失蹤或遭監禁。二二八事件曾經40年不見天日,被視為台現代史最重要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