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局贈閱計劃明益紅書商指定書單 學校圖書館無權過問

教局贈閱計劃明益紅書商
指定書單 學校圖書館無權過問

【新聞焦點】
【本報訊】教育局今年6月推出「書出知識——贈閱圖書」試行計劃,被業界批評在欠缺諮詢下倉卒推行,而教育局提供的「指定書單」中,超過七成由中聯辦旗下的聯合出版集團或相關的書商出版,或涉及利益輸送。有圖書館主任更發現,小學及中學的「指定書單」中竟有一本幼兒書籍,質疑教育局沒有經過嚴謹審核。

教協聯同香港圖書館主任職能關注組早前進行問卷調查,成功收集211位學校圖書館主任的意見。超過九成受訪者認為計劃安排極度倉卒,當中只有不足兩成學校能在暑假前把書送予學生,也有近六成受訪者認為「指定書單」妨礙他們選書。

中學書單驚現幼兒書

香港圖書館主任職能關注組召集人劉寶珊老師表示,關注組曾與教育局相關部門會面,雖然最終教育局放寬了計劃時限,惟對指定書單「絕不讓步」,她估計「因為啲書商好多都係出版社,咁就可以即時回應到市面上嘅需求」。她又指,教育局在會上沒有積極回應他們對「特定書單」的訴求,只是提及學校若然11月前原封不動歸還津貼,則可退出計劃;但她透露,只有少於一成學校計劃不參加,「學校無理由唔要啲津貼,但圖書館主任亦都無權決定。」

她透露,有初中教師按當局的「指定書單」購書後才發現,書單中竟有一本由小樹苗出版的《有禮真好──用餐禮儀輕鬆學》的幼兒書籍,同樣出現於小學及中學書單上,她質疑教育局沒有經過嚴謹審核。被問及會否向教育局呈報,她直言「唔需要呈報,我哋都係跟『指定書單』程序做,但可能個學生會覺得好奇怪。」

教協理事張銳輝表示,「指定書單」中以中國語言文化類型最多,科普類型則較少,甚至沒有英文或其他適合SEN(特殊學習需要)書籍,難以配合不同情況學生需要。他促請教育局日後推行計劃前,應諮詢更多意見,並最少預留三個月時間,以及將「指定書單」改為「建議書單」,配合學生興趣及能力,達到計劃「鼓勵閱讀」的原意。

教育局回覆指,「指定書單」包含不同種類的圖書,若校方覺得某些圖書不切合校本情況,可在書單中另選適合的圖書。教育局又建議,學校可考慮在暑期較後時間把圖書分發予學生,留待新學年作課外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