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蔣家 挾大權掃走獨裁

繼承蔣家 挾大權掃走獨裁

【巨人隕落】「我,李登輝,希望一直到臨終瞬間,都不會怨恨任何人,能夠像牛一樣,亦步亦趨地守護國土,順乎民之所欲,為了我所熱愛的台灣一直工作下去。」李登輝,《新‧台灣的主張》,第十三頁。

22歲以前是日本人的李登輝是首名透過直選產生的台灣總統,美國《新聞週刊》稱李登輝為「民主先生」。

李登輝以學者身份加入國民黨,歷史偶然下登上總統大位;他挾着野百合學運的聲威,擺平黨內大老保守勢力,連任成功。他繼而推動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令「萬年國代」、「萬年立委」體面下台,將獨裁管治和平地掃進歷史廢墟,民主從此扎根台灣,李亦永享「台灣民主之父」的美譽。

學運領袖王心仁和女友林美寶緊握拳頭,在台北中正紀念堂高喊口號,要求解散「萬年國會」。以野百合學運為背景的台灣電影《女朋友·男朋友》有着這熱血一幕。其實,當年角逐連任尋求「萬年國代」支持的李登輝也曾冒雨到紀念堂外探望學生。李擔心學生安危,徹夜難眠。他晚年回首前塵,讚揚野百合學運是台灣民主化的契機。

李登輝勝出首屆總統直選後宣誓就任。

美媒《新聞週刊》形容李登輝為台灣「民主先生」。

蔣經國(右)一手提拔李登輝(中)。

1990年爆發「野百合學運」,李登輝借勢扳倒黨內保守派。

把握學運契機 終結萬年國代

早在1968年,李登輝已經遇上抗命風潮,受到民主思想的啟蒙。年逾40歲的李負笈美國求學,在康奈爾大學修讀農業博士。1968年全球抗爭之年,美國黑人平權運動波瀾壯闊,馬丁路德金博士中槍身亡,李有徹悟的體會:「馬丁路德金不是從外,而是從內促進黑人意識提升,認識到民主主義才是促進社會和平轉型的原動力。」當時一心回台做學問的李,萬萬也想不到,他最後踏入政壇成為總統,親手推動台灣和平轉型,帶領2,300萬台灣人從獨裁奔向民主。

「只有蔣經國才會用你這種人。」李登輝的博士論文榮獲1969年度全美最優農業經濟學獎,他一舉成名,也開始得到台灣領導人蔣經國的注視。李兩年後加入國民黨,翌年隨蔣入閣,1984年官至副總統。李從政推動民主,從未批評過他的政壇伯樂──蔣經國,李說:「或許蔣經國認為,如果不推動台灣的民主化,甚至國民黨的本土化,就沒有前途。」

1988年,蔣經國猝逝,李登輝繼任。為角逐連任,李和黨內大老郝柏村、李煥推舉的蔣緯國鬥得難分難解,李在黨內形單隻影,沒有蔣經國的加持,野百合學運反獨裁、爭民主的聲音是最好的聲援。李見學生、開大會,承諾加速民主化,與國民黨獨裁迂腐的象徵萬年國代切割,終於擊倒黨內保守力量,開創李登輝時代。

叫年輕學子除之而後快的萬年國代,權力來自1948年制訂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蔣介石當年為集權抗共,不惜凍結憲法,實施獨裁統治。詎料,國民黨敗走台灣,臨時條款自動延長,衍生萬年國會、萬年國民代表甚至萬年立法委員。

擺脫獨裁統治 推動總統直選

「台灣若要擺脫國民黨的獨裁統治,推動民主化,就必須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李登輝連任成功,立即履行對學生的承諾,1991年廢取臨時條款,擺脫國民黨獨裁統治,為台灣民主化去除障礙。李同年推動第二屆國民代表透過選舉產生,第二屆國民大會之後制訂立委選舉法,為翌年台立法院全面改選鋪路,當年選出116名新立委,萬年立委時代終結,台灣真議會政治正式登場。

第二屆國民大會1992年通過憲法修正案,確定總統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1996年,台灣首度直選總統前夕,北京發動大型導彈演習,台灣選民怒不可遏,李登輝最後以54%得票率當選總統,成為台灣首名民選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