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日149確診創新高 疫情處處燃燒 「漱口杯難救火」專家促封關

單日149確診創新高 疫情處處燃燒 
「漱口杯難救火」專家促封關

【武肺再爆發】
【本報訊】食衞局長陳肇始豪言本港疫情已見頂,言猶在耳,本港武肺確診個案昨即急升,新增149宗確診,其中145宗屬本地個案,兩個數字均創單日新高。本港累計3,152宗確診及疑似個案。另有73宗初步確診,其中三間醫院共四名病人初步確診需隔離。有專家形容疫情火頭處處,政府僅用「漱口杯救火」,促考慮封關。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於記者會上表示,在145宗本地個案中,61宗源頭未明及84宗與之前個案有關連,當中72宗個案患者曾與親友聚會。至於四宗輸入個案,當中三人是印度抵港的海員,其中兩人是早前因同船有人染疫,須在香港水域留船隔離的人士,餘下一人是來自菲律賓的機組服務人員。

本港疫情未見頂,昨再新增149宗確診個案,連續九日感染宗數逾百。

何栢良

伊利沙伯醫院分別有兩名病人入院後初步確診,有七名病人要隔離檢疫。

四醫院淪陷 病童恐播毒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透露,多間醫院有病人初步確診,其中伊利沙伯醫院一名64歲男病人7月28日因心臟問題入住內科病房,因白血球偏低,前日轉入監察病房及檢測,晚上初步確診,同病格有八名病人列為密切接觸者,其中一人已出院,餘下七人要隔離,無醫護列為密切接觸者;該院另一名71歲女病人亦因心臟問題前日入院,當時無發燒,情況穩定,由於病人胸口不適,入院三小時後轉入隔離病房檢測並初步確診,並無病人或醫護列為密切接觸者。

北區醫院一名70歲女病人因疲倦乏力,前日凌晨2時許入院,入住內科病房,當時無發燒,其後發現肺花及味覺轉變,當日傍晚6時許轉入監察病房進行檢測,昨早初步確診。同病格六名病人列為密切接觸者要檢疫,無醫護人員列為密切接觸者。

另明愛醫院一名四歲男童前日因發燒及嘔吐,入住監察病房及檢測,當晚初步確診後轉送瑪嘉烈醫院隔離治療。病人在明愛醫院監察病房內曾嘔吐,一名病人服務助理員當時只戴手套及口罩,被列為密切接觸者要檢疫;監察病房病床距離較闊,同病格兩名兒科病人及兩名病人家長毋須列為密切接觸者,醫院會監察他們的臨床情況。

至於瑪嘉烈醫院四名支援服務員初步確診,該院表示,合共21名員工被列為密切接觸者需隔離檢疫。院方已為20名員工及相關病房病人檢測,全部呈陰性,被問及相關員工感染源頭,何婉霞稱,四位員工沒有處理過確診或懷疑確診病人,相信他們不是在護理病人過程受感染,又指現時社區有許多個案及隱形患者,院方難追蹤所有感染源頭。

此外,新城電台群組再多一人初步確診,累計六宗確診及一宗初步確診,張竹君相信與有人在訪問時沒有戴口罩感染有關。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每日過百宗確診個案,很多問題要處理,例如有不少確診者留在家未能送院,緊密接觸者需要上班,或衍生新的傳播鏈,政府要盡快解決。他形容本港疫情火頭處處,但政府用「漱口杯救火」,促請政府果斷進一步收緊邊境措施,包括考慮封關,亦要短期內叫停外傭來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