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的陳先生不幸確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aemia),接受誘導治療後,成功完全緩解,骨髓內的癌細胞初步清除,接着是如何降低復發機率。
「完全緩解」的骨髓,在顯微鏡下已不見癌細胞,血液內的血球數量亦逐漸回升至正常水平。盡管如此,利用精密的基因測試技術,仍可在陳先生的骨髓內,探測到微量的癌細胞(Minimal residual disease)。因此,他必須接受進一步治療,否則白血病一定會復發,打回原形。
緩解後的治療非常重要,目標是減少白血病復發的機率。檢查血癌細胞的基因變化,有助評估白血病復發的機會。如基因檢測顯示復發風險不高,可考慮繼續接受化療,例如「高劑量阿糖胞苷」(High dose cytarabine)。高危復發的一族,則宜及早檢查患者及兄弟姊妹的「白血球血型」(HLA typing),尋找合適的「捐髓者」,適時接受「異體血幹細胞移植」手術(Allogeneic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捐髓者以同父同母的兄弟姊妹為首選,移植後出現併發症的機會較低,成功治癒白血病的機會亦較高;患者與每名兄弟姊妹「白血球血型」百分百眠脗合的機會是四分之一。在骨髓庫登記的「無血緣捐髓者」(Unrelated marrow donors)及「白血球血型半脗合的家屬」(Haploidentical family donor)皆屬次選。
「異體血幹細胞移植」有兩個作用,移植前患者接受極大劑量的化療,有助清除骨髓內的殘餘癌細胞;植入的血幹細胞有助患者的骨髓移植後康復,同時所含的免疫細胞亦有重要的抗癌作用,可大大降低白血病復發的風險。
決定接受「異體血幹細胞移植」前,患者及家屬必須了解風險。超大劑量化療可引致嚴重副作用,包括肝腎受損。移植後患者免疫力下降,容易受感染,包括細菌、病毒及真菌。另一副作用是免疫反應,包括病者排斥植入的血幹細胞(Graft failure)及「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
梁憲孫 養和醫院副院長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