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25策略計劃」當中,對教練培訓的着墨不多。上一份「五年計劃」,6項有關教練培訓目標最終只有2項達標。伍健認為教練質素相當重要:「2034最大問題是決心,要找最好的教練。聘請教練,要看他們贏過甚麼,證明方法有效,這一點不能寬鬆,因球員的時間不容浪費。就像日職,發展初期也有很多名帥,現時香港青年代表隊教練很重要,要幫各青年聯賽球會教練引入外國思維。」
李健和就認為過去花費不少資源在外籍教練,惟成效不大,應予本地教練更多機會:「我們本地教練的優勢是了解香港年輕球員的生活習慣,知道如何制定適合的練習,配合球員學業、交通、家庭問題,這些都是外國教練不了解的。」
近年備受好評的郭嘉諾指教練與球員道理一樣,花費資源培訓後,亦要確保他們留在球圈,同時亦指出香港的教練導師嚴重不足:「香港只有郭家明一位教練導師能教授A級教練牌照課程,要靠在外國另聘教練。我們需要更多全職導師,像我現在修讀的職業教練牌照,我是香港第七人修讀,但必須到外地上課,你很難要求一位正執教球會的教練,辭職去外國上課吧, 而領軍出戰亞冠盃卻正正需要職業教練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