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壞之謎:疑獲西環撐腰掌控足總「霍家建無間地獄」

崩壞之謎:疑獲西環撐腰掌控足總
「霍家建無間地獄」

回歸後由「世襲望族」霍震霆擔任會長的足總,過去10年獲民政局額外撥款推行「鳳凰計劃」及「五年策略計劃」,可是管治一塌糊塗屢遭批評,但民政局仍義無反顧「死攬」足總,最近照舊通過每年撥款2,000萬元,以推行「2025策略計劃」,這多少與中聯辦在幕後「撐腰」有關。
記者:曾雁平、禤家民
攝影:曾雁平

足總去年換屆,貝鈞奇在親建制體育圈有極強人脈,深獲政府及中聯辦信任,且獲「祝福」擔任主席,初上場即遇審計報告狠批,民政局處處出招為足總護航及解畫。足總前董事梁芷珊表示曾聽聞足總好些重要決定,如換主席是要先與中聯辦「溝通」,並不是無中生有。本地資深足球撰稿人施建章則指由會長霍震霆把持的足總,令香港足球變成「無間地獄」。

審計署署長今年四月公佈74號報告,最注目是「審視」過去10年獲民政局額外撥款2.5億,推動「鳳凰計劃」及「五年策略計劃」的足總內部管治;報告指足總多方面不足,其後立法會帳目委員會公開聆訊指足總「冇規冇矩」。不過,民政局堅稱推行兩計劃後令香港足運整體有改進。

足總其後將「2025策略計劃」交民政局,而民政局將計劃書交足球及體育事務委員會審理,結果兩會開綠燈通過,每年續撥款超過2,000萬元給足總執行新五年計劃。雖然足總過去10年單是收取民政局從藝術及體育發展基金便有合共2.5億,但本地足運基本上只靠港足撐住,其餘各方面實際未見起色,包括港超聯入座是每況愈下。

近三任主席全屬建制派

足總管治長期差劣,但仍獲政府力撐,除政府有協助推動足運發展之責,背後還有政治因素。本地體壇長期由已故「愛國商人」霍英東長子霍震霆為首的世襲望族把持,足球界是傳統的建制派,在「體演文出」的功能組別手握多票。有資深球圈人士透露,回歸前足總選主席已要得中聯辦的前身、即新華社內的文體部首肯,以確保足總新領導層是「有偈傾」的「自己人」,當然還要確保霍家富二代霍震霆可續任足總會長。審計報告指足總有董事長期不參與足總會議,過去五年只出席過一次,傳媒披露該名不開會董事便是會長霍震霆。

另有球圈人士透露,足總董事局去年換屆,梁孔德任期屆滿,足總高層曾物色人選接任,雖傳出不同人選,但最終無人願意出任此職,有人提議由根正苗紅、又是港協及多個總會高層,且深獲政府及中聯辦信任的足總副主席貝鈞奇坐正為主席;貝鈞奇上任後首要工作,是向民政局爭取延續新五年計劃撥款,最終計劃一如預期先獲足球事務委員會通過,之後又獲由霍震霆任主席的體委會拍板,繼續撥款給足總。足總近三任主席康寶駒、梁孔德及貝鈞奇全屬建制派,而今次審計報告對建制操控的體壇打擊極大,嚴重影響體育界在公眾的觀感,有球圈人士指今次審理足總及港協事件,恐影響原先十拿九穩的霍啟剛,出選立法會功能組別「體演文出」議席的選情。

本地資深足球撰稿人施建章指足總以業餘思維管理走向專業的本地體育。

梁芷珊:議案早內定拒討論

足總前董事梁芷珊表示,香港體育向來親建制,因為訓練及比賽關乎場地,場地全由政府管轄;提到有否聽聞足總重要決定要經中聯辦時:「有聽過,個人未有被接觸過,可能是在主席及副主席等位置要『溝通』,亦未必會每個董事席位也會問,但不可說是無中生有,有時董事會有些議案似已有決定,不容討論。」她表示有需要為貝主席講句公道說話,因為足總管治問題上他有點無辜,貝主席一直是副主席,而出現問題是前主席梁孔德及上任行政總裁薛基輔在位時:「當然不能說足總管治問題與貝生無關,基本上全個足總及董事會也有關,這點要接受。議員純粹以審計報告內容提問,正正代表公眾要問的問題,看到足總回應的態度,藉口牽強,而經過今次事件,公眾應對足總管治了解得更多。」

曾任保良局董事的梁芷珊指出,足總好些傳統管治思維,外界不能接受,也視之為藉口,但掌權者活在他們的象牙塔內,覺得事情好合理,解釋不到便說對方抹黑,現在與她五年前在董事局時的思維及運作方式其實沒改變,而獲政府資助機構最重要不是董事局,而是良好架構及職員。

「據我所知,民政局知道足總管治有問題,經常勸喻,得到足總的回覆是會改善,今次由政府部門審計足總獲資助的成效其實合理,事情急速公諸於世,讓大家知道足總如何『冇規冇矩』。足總作為營運香港唯一有職業聯賽的總會,應該更積極改善。」梁芷珊說。

施建章:80年代阻撓超級聯賽

本地資深足球撰稿人施建章曾多次在不同平台撰文發炮狂轟足總,他形容由霍氏家族把持的足總內部管治問題是「千年老泥,捽極都捽唔走」。他說接受政府撥款的非政府機構,如出現足總這樣的管治問題,早就可能被停牌,而出席立法會公聽會的文件錯漏百出,像沒有人審理過,委員不開會,足總解釋董事是義務性質,這些做法皆無法接受:「我知道董事是義務,但好多社會服務機構的董事都是義務的,並不代表不用履行責任,沒時間就不要做,像霍公子的父親(霍震霆),五年開一次董事會,沒可能接受董事連會也不開;三代也要忍受他們(霍氏家族),當年老霍(霍英東)給錢養活一班『舉手機器』,如不是霍生阻撓,80年代黃創山(前精工班主)已成立超級聯賽,全球首個超聯可能在香港。霍會長掌權幾十年足球沒改善,現在第三代霍啟山又入局,霍啟剛又選立法會。香港足球怎麼搞?霍氏在香港足球不斷循環,香港足球變成無間地獄,沒錢又救亡,地獄之火不斷燃燒,火越來越大,燒死去撲火的,又再找人去撲,又燒死另一班,而足總從來只懂諉過於人。」

他指出足總管治方式基本上與現代完全脫軌,以前是「圍威喂」家族式,讓霍氏家族式管治,現在擴大到黨團式,又不用問責,最重要人多好辦事,他說:「現代足球講求科學化,但足總像活化石,不會改進。以前足總缺水,找霍家給錢,死不斷氣,現在霍家不給錢,便找政府幫忙『泵氧氣』,但有幾多資源到球員及推廣計劃?做得好的市場推廣反而裁減預算,這種思維像是完全未開化的北京原人。」

香港體育界由一個世襲家族掌控,不思進取,只維護自身利益,施建章形容香港足球與體壇已變成一種「共業」:「這是香港體壇的『共業』,當一個家族擴散到可以突然做了網總名譽贊助人,但能否做好點,好些運動支援不足,運動員需要多點實際支持。幾年前速滑運動員呂品韜參加索察冬奧竟然沒隊醫隨行,但由不知甚麼人帶隊,請不要浪費這些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