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洪水為患一如往日,中共領袖卻不見一如往日到重災區「視察」,習近平的救災「重要指示」也少有所聞。北京政治學者吳強說:「習近平須處理的急務太多,難以再指揮救災,或是已疲於決策。這是攬大權於一身的結果。」
吳強的話,使人想起唐太宗之論隋文帝:「此人恒恐群臣內懷不服,不肯信任百司(百官),每事皆自決斷,雖則勞神苦形,未能盡合於理。」太宗為政之道是:「千端萬緒,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籌畫,於事穩便,方可奏行。」君主只要「廣任賢良,高居深視(在上監察),法令嚴肅,誰敢為非?」所以太宗貞觀之治,「振古以來,未之有也」(《貞觀政要》卷一)。
《次柳氏舊聞》也有一個故事:唐玄宗初即位,曾於便殿接見宰相姚崇。姚崇向他請示郎吏之升遷,玄宗不答;姚崇問之再三,終不得要領,惶恐離去。宦官高力士說:「陛下初承鴻業,宰臣請事,即當面言可否。」玄宗說姚崇身為國相,一般政務應自行決定:「朕既任崇以庶政,事之大者當白奏,朕與共決之;如郎署吏,秩甚卑,崇獨不能決,而重煩吾耶?」高力士以此轉告姚崇,姚崇轉憂為喜;朝臣聞者,也都認為玄宗「有人君之大度,得任人之道焉」。難怪後世史家盛稱玄宗開元之治,使「貞觀之風,一朝復振」。
現在,習近平大權獨攬,李克強無非備位宰相。證以今日新中國內外形勢,唐太宗之言豈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