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會否將中國踢出SWIFT(環球銀行電信協會)系統,引發市場熱議。中國銀行旗下投行中銀國際發表研究報告,指美國最近突關閉中國駐美領館,證明美國隨時會做出非理性事情,尤其是可能針對中資銀行實施金融制裁,故中國政府和中資銀行需提前做好思想和措施上的準備,包括推動CIPS系統(中國跨境銀行間支付系統)及頒佈「阻斷法」。
中銀國際報告認為,限制使用SWIFT系統,很可能是西方聯合制裁下才會發生。但不能排除美國以打擊洗錢、恐怖主義、販賣武器和毒品等名義,制裁個別中資銀行,並將其從SWIFT系統除名。如據《香港自治法案》的相關內容,美國更有可能禁止在其管轄範圍內,任何金融機構與中國進行信用轉讓或支付。
報告建議,中國可透過推動內地、香港、澳門三地的跨境收付,轉用CIPS系統,以減少對美國暴露支付訊息。另外,中國亦可適時制訂頒佈「阻斷法」,通過立法方式打破美國單邊制裁有效性。
建議轉用CIPS 學者:作用不大
CIPS是中國人民銀行開發的獨立支付系統,為境內外金融機構人民幣跨境和離岸業務提供資金清算、結算服務。目前SWIFT加CIPS加CNPAS(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構成人民幣跨境支付清算體系,其中部份交易用CIPS專線而不走SWIFT。
經濟學者徐家健坦言,若美國在全球支付及結算系統進行制裁,基本上香港是沒有能力抵擋。至於中國自家設計的CIPS能否取代SWIFT,他認為系統就算沒問題,但最重要是交易對手是否接受:「例如美國唔接受,歐盟亦因為被施壓而不接受,作用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