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遭一美資銀行關閉戶口,並透露香港高官面對同樣問題,雖然陳指此事與港版國安法實施及美國制裁無關,但政界並不盡信,認為是制裁行動一部份,預料尚有其他人步陳智思後塵。
陳智思在去年中《逃犯條例》修訂風波爆發期間接受外媒訪問時,曾指政府認為向示威者作出更多讓步、滿足更多訴求絲毫沒有益處;今年3月更與其他行會成員如廖長江、葉劉淑儀及張國鈞等訪美,表達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時機不合適。
身在英國的羅冠聰接受查詢時表示,相信外國機構針對港府官員的類似措施陸續有來,因為現時美國政府的政策大方向就是針對與中共有連結的港府官員採取行動。他指出,「個(行動)範圍有幾廣,個連結要去到幾深,先至會有金融上、旅遊簽證上嘅懲處?暫時未有人有確實答案,但我相信個範圍會好廣泛」。
張崑陽:紀律部隊頭目受關注
民間外交網絡前發言人張崑陽在facebook引述《金融時報》報道,指陳智思遭外資銀行取消戶口並退回存款,眾多高官同樣面對遭外資銀行封殺問題,又指美國財政部已將香港納入OFAC(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制裁名單,意味銀行要提防和制裁名單上的個體或機構做生意,「相信特區官員,行政會議成員和紀律部隊頭目已受美方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