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智思遭美資銀行封戶口 「政府官員也被審查」 稱無關制裁

陳智思遭美資銀行封戶口 
「政府官員也被審查」 稱無關制裁

【外企開刀】
【本報訊】港版國安法迎來美國制裁夾擊,加上近年監管當局對反洗黑錢及反恐不斷加固,銀行對官員及政界賬戶審查更嚴。行政會議召集人陳智思稱,年半前在美國當地美資行開立的一個儲蓄戶口今年3月被通知關閉,相信是國際大勢對「高知名度政治人物」的客戶身份審查所致,與國安法及美國制裁驅使加辣無關,目前他在當地仍有數個美資行戶口正常運作。

陳智思指無聽聞現屆官員或行會成員遇到相同狀況。資料圖片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引述陳智思表示,「不單是他,料其他政府官員也會遇到相類(戶口被拒)情況」。但他對本報表示,據其理解,目前無聽聞現屆官員或行會成員因「高知名度政治人物」(Politically Exposed Person,PEP)問題遇到相同狀況,以往前屆官員則可能曾因PEP遇過開戶難題。

審查包括客戶直系親屬

PEP是根據國際準則及本地監管制訂的《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指引》,規定銀行必須對所有客戶做盡職審查,其中PEP要展開高強度審查及核實辨識身份,有關客戶定義包括國家元首、政府首長、高級官員、資深從政者、國企行政要員等本人及其直系親屬。

陳智思估計開戶時對方無留意其PEP身份,辨識後才作出關閉戶口決定;至於在港開設的個人往來戶口主要有四至五個,包括本地、外資行及其家族持股的泰國盤谷銀行,滙豐則未有直接開戶,只有信用卡戶口,但以上戶口均沒因國安法或美國制裁而收到銀行額外查詢或資料審核。

美國國務院在總統簽署《香港自治法》後,90日內將公佈個人及實體制裁清單,有顯著業務往來的銀行將受制裁,最終刑罰包括禁止參與美元交易。

面對潛在凶險,銀行會否自行對PEP審查加辣或以商業理由「趕客」?陳智思認為,每間銀行因應成本效益及不同考慮,可能會自行酌情標準,但即使列於PEP類別客戶,在自己地方的銀行開戶一般問題不大,海外開戶自然較複雜敏感,正如外國政治人物在港開戶一樣有難度。

他重申不希望本港金融機構因美國制裁清單導致美元交易受影響,因本港是美元重要交易中心,任何衝擊本港美元結算的措施,除了影響美國亦令全球受損,「係雙輸方案」,不過「政治係好難預測」,無人知道最後清單開大開小。據知情人士透露,關閉陳在美國戶口的銀行,並非花旗銀行分行。

現年55歲的陳智思是盤谷銀行陳弼臣家族的第三代,目前他擔任在港上市的亞洲金融集團總裁及亞洲保險主席,公司主要往來銀行包括盤谷、恒生、大眾(香港)及上海商業銀行,沒包括美資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