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武漢肺炎疫情越趨嚴峻,流通的資訊成為抗疫關鍵,但衞生防護中心近日一再減少發放確診個案資訊。繼上周起不再公佈患者入院狀況後,前日起又停止發佈群組個案少於10宗的關連個案編號;至前日已涉及13宗個案的堅城建築群組,中心亦未有交代。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聲稱「講漏咗」,有醫生形容做法不智,擔心大群組感染待公佈時已太遲。
衞署更新滯後 專家轟不智
衞生防護中心前日起只會列出涉及10宗以上的群組關連個案編號,其餘個案則不披露詳情。不過,堅城建築感染群組前日已增至13人,張竹君當日疫情簡報會上卻未有交代。她昨日聲稱「講漏咗」,解釋個案眾多,或於簡報會後才收到資料,日後會主動交代涉及七至八宗個案和她認為公眾較關注的群組。
她續稱,中心過去須花大量時間核對個案的流行病學關連資料,避免出錯,導致遲遲未能更新確診者名單,現時只會列出個案分類,「再詳細資料話畀大家聽,都未必太多意義」。
「疫廈名單」更新進度亦滯後,以堅城建築群組為例,13名患者至昨日僅有住址資料,潛伏期行蹤全然不見,但其中四人早於25日已確診。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認為,政府做法不智、「有啲儍」,因流行病學追蹤需要傳媒、區議員及熱心市民協助,「咁疫情就係每日更新,之前都成日錯啦,有咩出奇﹖」群組感染不論大小,公眾若及早知悉,可決定是否接受檢測,「如果呢啲幾個人嘅群組,萌芽成為大群組,公眾先至知就太遲……大家早啲知、早啲走位,有咩唔好﹖」
黃大仙區議員張茂清表示,街坊非常關心群組所在,「我哋區內嘅港泰中心同餐飲群組,居民好早知,就避免去嗰啲地方」,變相降低社區感染風險,政府做法不僅削弱街坊自我避疫機會,亦加大社區的恐慌,以及令清潔工更疲於奔命。況且核對資料非專業工作,政府可以增加行政人手解決,沒有時間對資料的說法令人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