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公立醫院負壓病床爆滿,連續多日有逾百名確診病人等候入院。有患者上周四確診,但至昨日仍未入院,足足苦等六日。有區議員反映,有確診者留家四日仍未獲送院,疑令同一屋簷下的家人染疫。專家形容是危險訊號,政府一直未能減少傳播源頭,終走向不歸路。
北區區議會主席羅庭德表示,上周三區內一名40歲女子(2,357號)接獲衞生防護中心通知,檢測結果呈陽性,但等候四日仍未獲送院,直至本月25日下午自行召救護車送往北區醫院,其間被迫與三名家人及外傭同住。病患兩名8歲及10歲兒子本月27日確診,分別為第2,740及2,741號個案,他們24日發病,不排除是母親確診後留家期間傳染兩子。
羅庭德表示,該名40歲媽媽致電求助指,確診後被迫留家,本月22日至25日一直與兩名兒子及丈夫在永寧村同住;兩子在威爾斯醫院留醫,「兩個細路自己喺醫院都驚,媽媽喺北區醫院,爸爸喺駿洋邨」。外傭留家照顧兩隻狗,未被送往檢疫中心隔離。羅批評當局失誤,未能即時安排病人入院,或導致家庭群組爆發。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回應指,需再了解個別個案等候入院情況,但指根據臨床情況,患者發病時家人很多時候都已經受感染,故此在潛伏期內一旦確診,最理想應盡快安排入院。
鄧達智等90小時 昨晚送院
昨日繼續有逾百名確診者等候入院,按衞生防護中心紀錄,截至昨日,有118人等候入院。等待時間最長的患者是第2,065號病患,他是一名26歲男子,居住於厚德邨德志樓,他上周二確診,昨日才送院。另一名62歲男子(2,209號)上周四確診,苦等六日至昨晚仍未送院。設計師鄧達智上周日晚初步確診,已在家等候逾90小時;昨晚約10時半鄧步出屏山村祠堂,自行登上救護車,稱「都ok ,唔係太辛苦。」鄧上車後,醫護馬上為他量度體溫及登記,再送到聯合醫院。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指,每日過百確診者未能即時入院是危險訊號,政府單靠控制人流卻不能撲火,未減少傳播源頭肯定會走向不歸路,「疫情不斷拖延,嚴厲社區距離措施、市民忍耐力及經濟承受力都好大問題,應盡早將有病徵人士進行檢測及隔離,阻截傳播鏈。」
截至昨早9時,醫管局已啟用1,225張負壓病床及656間負壓病房,使用量分別達79%及82%。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張子峯表示,最近三周新增確診個案相等於之前數月的總數,對醫療體系造成壓力。張又指今波疫情涉及不少長者,一般有長期病患,病情較嚴重;加上住院時間亦較長,有群組感染,當局同時照顧確診者及其疑似接觸者,醫療體系緊張。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稱,局方已盡力調配病床,將病情穩定的病人轉去二線隔離病床或鯉魚門度假村;現有約230名病人轉到二線病房,有118名病人已轉到鯉魚門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