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土地供應短缺,政府設立50億元「支援非政府機構推行過渡性房屋項目的資助計劃」。相關項目評審委員會昨日首次召開會議,共批出11.7億元資助三個過渡性房屋項目,涉及2,152伙住宅單位。三個批出的項目分別為恒地(012)江夏圍項目、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葵涌業成街項目及聖雅各福群會紅磡漆咸道北和鶴園街交界項目;當中以恒地江夏圍項目規模最大。
江夏圍項目涉1,998伙
恒地去年11月宣佈以1元象徵性租金,租出42.8萬方呎的元朗錦上路鐵路站江夏圍地段予政府7年。項目今年由博愛醫院向城規會申請,將江夏圍一帶地段批准作不超過3年的過渡性房屋,並有意營運7年。評審委員會最新同意資助相關項目,總撥款額為10.989億元,預計可提供約1,998個單位。
地段地盤面積約42.8萬方呎,以1.5倍地積比,可發展為總樓面面積66.9萬方呎,包括不超過2.1萬方呎非住用樓面,以興建十幢4層高住宅大樓及兩幢2層高社區大樓,提供1,998個單位,容納6,292人。
規模第二大為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建議的葵涌業成街過渡性房屋項目,涉116個單位,總撥款額為6,088.6萬元。最小為聖雅各福群會建議的紅磡漆咸道北和鶴園街交界過渡性房屋項目,涉38個單位,撥款額為1,615萬元。3個項目共涉2,152個住宅單位,資助金額為11.7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