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聚前瞻】亞洲債券抗逆力強 - 歐維鈞

【滙聚前瞻】亞洲債券抗逆力強 - 歐維鈞

環球金融市場在1825年首次面對現代金融危機。最終,銀行大受打擊、股市跌入谷底、貨幣崩潰、債務出現違約。其後兩個世紀,全球事件、自然災害、戰爭、資產泡沫、疫症大流行和經濟周期因素,均繼續影響資本市場,使投資者步步為營。

對於亞洲來說,市場危機絕不陌生。2007至2008年的環球金融危機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其中一個。起初在美國爆發的次按危機,最終牽連環球金融體系陷入癱瘓。在貝爾斯登公司瀕臨倒閉時,環球投資級別債券升至高峯,其後從高位急挫11%,至2008年10月底見底。亞洲美元債券當時的跌幅高於環球投資級別債券,但相比之下,由谷底起計12個月的回報卻遠勝後者。2011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期間,亞洲債券亦大幅反彈,升勢比環球同類型債券更加有力。

在過往的多次危機之中,亞洲債券有一種在下跌後迅速反彈的趨勢,而且長線可以強勢回升,途中的表現更勝環球債券。而在目前疫情大流行下,與環球同類型債券相比,亞洲美元債券的表現亦相對穩健,跌幅較小。這可以歸因於幾個原因﹕

首先,過去十年,亞洲美元債券市場增長驚人。中國佔了亞洲債券市場的最大組成部份,許多中國發行商均屬政府相關實體,受到政府大力支持,有助在現時的環境下保持穩定表現。此外,這個市場的信貸質素也較高,平均信貸評級為BBB+,是具有實力的投資級別。由下至上來看,許多亞洲發行商在2020年的企業基本因素更勝往年,反映企業的準備比以前更佳,可以抵禦2020年的不明朗環境。

在市場充斥不明朗因素的情況下,亞洲債券至今表現相當不俗。與環球投資級別債券及美國投資級別債券相比,亞洲美元投資級別債券的跌幅較小。亞洲美元高收益債券市場今年的違約率亦預期較其他高收益市場低。

經歷近期的波動後,我們認為亞洲美元債券的估值已變得更加吸引。以相對基準計算,亞洲美元債券的收益率比美國及歐洲債券更為可觀。


歐維鈞
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高級市場策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