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心講金:港腳津貼十多年不變

講心講金:港腳津貼十多年不變

足總每年度獲民政局、康文署、賽馬會及國際足協等組織數千萬元撥款,但站在最前線的球員受惠從來不多,青年代表更要貼錢參加訓練,正規大港腳的入選費、出場費及訓練費已有逾十年未有改善,獎金制度則已七年未曾作出調整。

由於港足成績好壞,會直接影響球迷對本地足運與球市的興衰,故無論是「鳳凰計劃」及「五年策略計劃」,以至已獲通過推行的「2025策略計劃」其中一個重點是改善港隊。提升港隊實力,要建基於青訓、球員質素及聯賽水平等因素,可是為香港打拼的球員未有隨這些計劃實施而受惠。

金判坤曾提出改善球員福利

除青年代表隊訓練津貼維持每課50元外,正規港隊基本福利原來已有超過十年未有任何調整(見附表一)。有資深港腳透露,港隊入選費是1,000元,出場費1,500元,每課操練有300元津貼,若外出比賽及集訓,每天有300元零用,至於港隊基本獎金,上一次調整已是2013年,如港隊在重要賽事取得成績,足總高層或會額外加碼,但沒有固定金額。

港足前隊長陳偉豪認為,足總改善代表隊津貼並不為過,他透露自己初入選港隊到退出國際賽,港隊津貼從沒改變,但自己在這方面不太上心,因為代表港隊並不是為了津貼,他說:「如足總有資源,其實投放多點去改善操練費及獎金等,是實際與直接幫助球員。」早年,前港隊主教練金判坤曾就球員福利向足總提出改善,惟足總回覆未能抽撥更多資源,只能維持現狀。

不同級別港隊以住不時出外集訓及比賽,只是近年鮮見,最近一次青年代表隊出外集訓應是16年歷史性打入亞少盃決賽周的U16,獲贊助商支持拉隊赴英國,在英超熱刺集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