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假如押後選舉一年,建制如意算盤是確保10多萬「大灣區港人」回港投票,但對民主派而言會否有影響?綜合民主派各方,他們分析押後選舉有「危」亦有「機」,選舉主任的確多了時間摸清參選人底牌,羅織DQ罪名,但素人反有更多時間落區,2021年新增選民或令政府「奸有奸輸」。學者認為即使押後選舉一年,也看不到建制選情有反彈機會。
素人更多時間爭支持
民主派初選結果已塵埃落定,各區亦達成協調,押後選舉對民主派部署有甚麼影響?有傳統政黨分析,政府押後選舉一年,不排除是想有更多時間,藉機揭各參選人底牌及過去,因現時很多初選勝出者名字是素人,他們更有Plan B、甚至Plan C,相信也是不出名政界新人,現在押後選舉一年,選舉主任有更多時間搞清楚誰是Plan B、Plan C,以及這些人背景。不過對初選勝出者而言,這是「危」也是「機」,因初選不少素人勝出,大多欠地區工作,市民對他們了解不多,押後選舉一年,可令素人有更多時間落區,爭取更多市民認識和支持,變相多了一年助選時間。
有參選功能組別的候選人表示,在界別有更多時間做宣傳,讓更多選民認識自己,該參選人表示,早前有大量新登記工會和公司未能趕及登記成為選民,如果將選舉押後一年,新一年的選民登記對形勢舉足輕重。亦有民主派中人笑言,如果政府押後選舉,民間多點時間討論配票安排,反而幫了「35+」一把。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副教授馬嶽認為,即使押後選舉一年,對建制選情幫助不大,「(建制)𠵱家贏唔到,出年都贏唔到」,看不到選情反彈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