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肆嗌救命 工人泥沙送飯 醫生:推禁令必須減上班人流

食肆嗌救命 工人泥沙送飯 
醫生:推禁令必須減上班人流

【本報訊】曾經是「美食天堂」的香港,在特首林鄭月娥帶領下淪為「禁食地獄」,餐廳用膳這種打工仔日常由明日起變成罪行;曾經是犯法的戶外戴口罩行為,卻在明日起變成法例指定動作。有醫生認為留家工作未普及,禁止堂食無補於事。

政府宣佈餐飲處所明日起須全日禁止堂食,只可以提供外賣服務。

政府宣佈,餐飲處所明日起須全日停止堂食,商場內供人用餐的快餐廣場座位亦要封閉。法例亦把室內公眾場所強制戴口罩規定擴屋至室外公眾地方,食物及衞生局常任秘書長陳松青表示,未滿兩歲幼童可獲豁免,有合理辯解如飲食、食藥、因身體或精神殘疾不能戴口罩等亦不受限制,但吸煙及做運動不獲豁免,呼籲市民趁機會戒煙。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上班族在戶外進食仍較室內用膳為佳,因空氣較流通,但用膳時應保持距離,「唔好堆埋一齊開party」。至於措施何時見效,她稱因應病毒潛伏期,預計約一至兩周。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政府以「擠牙膏」方式收緊措施,若更早落實室內及室外公眾地方強制戴口罩,成效會更好。

7,000店料提早關門或停業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認為,如未能減少辦公室上班人流,禁堂食措施成效會大打折扣。現時已明顯見到病毒在辦公室傳播的風險,如擠在辦公室用膳,會增加傳播風險,因此最重要是減少上班人流,並呼籲公眾如買外賣,亦要分時段在辦公室內空氣比較流通、附近沒有其他人的位置,才除下口罩進食。

餐飲業對全面禁堂食叫苦連天,稻苗學會主席徐汶偉形容,飲食業界瀕生死邊緣,猶如「一刀插在心臟入面」,希望政府支援,業主可高抬貴手減輕食肆負擔。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亦指,消費者已轉到街市或超市買餸煮飯,外賣生意不如預期,禁全日堂食,估計有7,000間食肆會提早關門或停業,業界失業率進一步惡化。

香港中小企食店聯盟召集人林瑞華批評政府的措施慢數拍,令第三波疫潮一發不可收拾,要求政府提早發放餐飲處所資助第二輪資助及加快審批保就業計劃的申請,及向業界作第三輪資助。

室外須戴罩 吸煙不獲豁免

禁堂食亦令一眾工人吃苦,多個工會指出,部份行業如零售、速遞、清潔及建築等無法在家工作,他們須如常上班用膳,部份人或被迫外賣飯盒到雜物房、樓梯底、天橋底等衞生環境惡劣的地方進食。工會炮轟措施不人道,增加交叉感染風險,預言「好快見到一百幾十個工友同時喺天橋底、馬路邊集體食飯盒。」

建築地盤職工總會主席陳八根指出,全日禁堂食對工人影響巨大,「冇得去茶餐廳,惟有買飯盒返地盤食,地盤又沙塵滾滾,咁係食飯定食泥沙?完全係虐待(工人)。」

室外公眾地方強制戴口罩,吸煙不獲豁免,有煙民表明不會戒煙,會食喉糖代替,回家後才吸煙,「我哋呢個年紀一戒煙就好多病痛」;亦有人認為可減少「火車頭」出現,但批評港府抗疫後知後覺。

港人心聲

文員劉小姐:全日禁堂食對需要在外工作嘅人有好大影響,政府完全唔體貼同缺乏人性,張建宗嘅言論仲離地,完全唔聽民意。

餐飲業陳先生:唔會戒煙,惟有盡量食少啲,政府一直拒聽民意,(第三波疫情)源頭唔在於食煙唔食煙、堂食唔堂食,源頭唔截就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