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山全民驗毒「遲好過冇」

慈雲山全民驗毒「遲好過冇」

【本報訊】武漢肺炎第三波疫情,慈雲山成為重災區,單是慈正邨累計確診個案已逾40宗,慈正邨和慈樂邨再多兩名男女患者病逝。惟政府嘆慢板,在區內爆疫至少半個月以來,昨日才決定為慈正邨及毗鄰屋邨「全民驗毒」,屬全港首次,預料檢測涉及約四萬名居民。當局今日先到慈正邨兩座樓宇派發檢測樣本瓶,有區議員及街坊批評「遲到好過冇到」。

民政事務總署今日起為慈正邨及毗鄰公共屋邨,包括慈樂邨、慈民邨、慈康邨及彩輝邨的居民安排武漢肺炎病毒免費檢測。署方會先派員到慈正邨兩座樓宇派發檢測樣本瓶,並計劃翌日收回樣本測試。檢測預計涉及約四萬名居民,並與東華三院合作,負責檢測的承辦商為中龍檢驗認證(香港),期望兩周內完成計劃。

昨午所見,有工人陸續將樣本瓶送到慈正邨,交由各大廈的座頭保安員取走,亦有工人運送摺枱進入大廈大堂,為派發樣本瓶做好準備。

大批檢測樣本瓶昨運到慈正邨,準備派發予居民。

何栢良倡高危人士優先檢測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認為,為慈正邨檢測應按優先次序編排,有病徵的高危人士需先做檢測,其次是初步確診或確診人士的緊密接觸者,全邨檢測相對較次要。何續指,同一大廈有數名患者不代表該大廈為感染源頭,患者有可能於餐飲場所或街市感染,其後再傳染家人,政府如可針對這些地方採取更嚴厲的限制措施,成效或更大。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指,大型檢測一般會有滯後,需時三至六日才有檢測結果,屆時或過了患者的傳染期高峯,亦可能有患者在結果呈陰性後才發病,社區仍然存在傳播鏈。梁續指,必須優先於爆疫嚴重的地方做檢測,如某大廈、商場、街市或屠房等,有餘力才做社區檢測及為無病徵的患者檢測。他又認為將五至十個樣本做混合檢測,可減少測試結果進一步滯後。

黃大仙區議員岑宇軒認為政府替居民驗毒「遲到好過冇到」。慈正邨居民陳女士直言對疫情大爆發感到「好驚,唔敢出門口」,批評政府反應太慢,應及早替居民檢驗。同邨居民馬女士指,自疫情大爆發後,每次都戴上浴帽、太陽眼鏡及口罩才敢外出買餸,又指政府派樽驗毒「有做好過冇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