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月娥教子以義方 - 古德明

鄭月娥教子以義方 - 古德明

七月十一日,教育工作者聯會與《文匯報》合辦教育論壇,新香港長官鄭月娥出席,兩眼左右閃爍,慷慨陳詞曰:「我教育孩子的宗旨,是要他們長大之後,有國家觀念與民族感情,品格良好,待人以誠。」愛子教之以義方,鄭月娥可謂知道矣。

按鄭月娥雖然生而為新中國人,更做了新中國地方高官,養育的兩位公子,卻都入了英國籍,所以,必須教以英國國家觀念,以及英國民族感情,其慈母之心,孟母固然瞠乎其後,岳母更是望塵莫及。

還有新中國人大常務委員譚耀宗,對兒子同樣悉心照拂,培養他做了澳洲公民,有澳洲國家觀念,更有澳洲民族感情。新香港教育局長楊潤雄義不後人,也殷勤送兒女去澳洲培養國家觀念與民族感情,是那國家不知是新中國還是澳洲,民族也不知是中華民族還是澳洲民族。

舊中國人的國家觀念與民族感情,是不會像鄭、譚、楊三家那樣培育的。當年蒙古滅宋,有巴陵女子韓希孟者,恥為異族之民,作詩一首,「願好事君子相傳,知吾宋家有守節者」,然後投江自盡。時人郝經因作《巴陵女子行》,以志其事,其序說:「宋有天下,文治三百年,其德澤龐厚,膏於肌膚,藏於骨髓。故希孟一女子,而義烈如是。乃知以義為國者,人必以義歸之。」這段中文,認英國或澳洲為其國家、民族者,一定讀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