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球肺炎疫情以至經濟衰退未見曙光,本港整體出口及進口貨值亦續跌。統計處公佈今年6月份商品整體出口貨值為3,056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1.3%;期內商品進口貨值為3,389億元,按年跌7.1%。政府發言人指,疫情蔓延及中美關係緊張等不明朗因素下,香港出口表現短期內仍受制。
市場原來預計6月出口貨值按年升3.8%,但最終結果為跌1.3%,遠遜於市場預期,不過,對比今年5月跌幅達7.4%計算,6月的跌幅已見放緩;至於6月的商品進口貨值按年跌7.1%,同樣比5月份的12.3%跌幅好轉。今年6月份錄得有形貿易逆差333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9.8%。
僅出口中台錄升幅
按地區比較,6月輸往亞洲的整體出口貨值按年升2.1%,但如今年5月一樣,只有台灣及內地錄得升幅,分別升21.6%及8.8%,其餘地方如輸往印度、菲律賓、泰國、日本及南韓等,則跌15.6%至38.3%不等。出口至歐美,如英國、美國及德國亦跌17%至36.2%。另一邊廂,大部份地區進口值均告跌,尤其是美國,按年跌32.8%,其次的日本、南韓、泰國和內地則跌10%以內,但越南進口貨值則升43.4%,馬來西亞及台灣分別升15.5%至14.5%。
政府發言人表示,今年6月份商品出口的按年跌幅減慢,主要反映輸往內地的出口加快,惟在環球經濟深度衰退下,輸往美國、歐盟和許多其他主要亞洲市場的出口錄得不同程度的跌幅。發言人又指,疫情蔓延仍是環球經濟前景的主要威脅,中美關係越趨緊張亦增添不明朗因素,香港的商品出口表現短期內料會持續受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