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版納指反高潮倒跌 首日成交340億 多過恒指成份股

港版納指反高潮倒跌 
首日成交340億 多過恒指成份股

【本報訊】中美緊張局勢未見緩和,以「ATMX」為首的科技股普遍受壓,令有「港版納指」之稱的恒生科技指數首日登場「雷聲大、雨點小」,收報6774點,跌87點或1.3%。30隻成份股的成交額約340億元,超越恒指50隻成份股合計338億元的成交額,反映市場更趨聚焦科技股。

分析指,美國納指科網巨頭陸續於本周放榜,將左右本港科技股,以至恒生科技指數的短期走勢。

港版納指以2014年底作基數,假定當時為3000點。昨日該指數早市曾升逾2%,但收市倒跌,其中有23隻成份股下跌。「ATMX」四大權重股表現疲弱,阿里巴巴(9988)無升跌,收報239元;騰訊(700)跌1.5%至520元;美團(3690)及小米(1810)齊跌約3%,分別報185元及14.64元。而恒騰網絡(136)、微盟(2013)等二線股份股回吐壓力更大,跌約5至7%。

騰訊成交逾98億稱冠

即市二十大成交額中,首四名均為科技股,當中騰訊以逾98億元稱冠,其餘三隻均屬於恒生科技指數內、而不屬於恒指成份股之列,分別為阿里、美團及中芯(981),成交額分別為43億元、40億元及38億元。

對於港版納指首日表現,富昌證券聯席董事譚朗蔚認為屬正常,指數只讓市場捕捉一籃子科技股的上落,「並不代表由成立一刻開始,就會一直炒上」;另外自從中芯於A股掛牌當日大跌,科技股氣氛已轉淡,「ATM做緊雙頂,(板塊)差在跌得快定慢」。

中國通海證券投資部副總裁張曦嵐就指,港版納指目前無任何衍生工具,指數其實「無意義」,市場要有相關的產品作對沖,才會吸引基金或新資金入貨或追蹤指數,料其短期走勢偏弱。對於部份細價科技股跌幅較大,他就指,除了大市氣氛欠佳、成交縮減外,相關股份早前已「炒高咗派畀人,現在落返嚟就基本上冇人會買」,料需要一段時間消化。

本周受美科網業績左右

對於科技指數後市,譚朗蔚表示,本周十分關鍵,原因是除了Netflix已公佈業績外,「FAANG」其餘四大科網巨頭均於本周三、四放榜,從而左右納指表現,「若納指無事繼續炒,就可當香港科技股屬高位整固;若納指回吐,尤其是科網巨頭一齊回,香港科技股就因此而見頂。」惟他估計,納指見頂回落的機會較高,建議不要心急追入科技股。

大市方面,港股倒跌102點,收報24603點;成交1,256億元。港股全日沽空金額約156億元,沽空比率為12.3%。北水錄得淨流入18.5億元,並力吸新貴思摩爾(6969),該股有18.3億元淨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