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高官接連演講炮轟中共政權,中美互封領事館,南海衝突似乎一觸即發之際,中國網絡近日瘋傳「中國突然公佈三種情況下必用核武」消息,引來網民「振奮人心」、「美國慫了」的歡呼。加上北京在街頭宣傳預防空襲知識等消息,讓中美對抗似乎不只進入冷戰,更像步向熱戰,甚至核戰爭。然而,如此混炒新舊消息對美國不會有威懾力,引發的中國民眾的愛國亢奮又能維持多久?
網傳三種情況下必用核武
其實,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上周在加州尼克遜圖書館發表「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之未來」演講,並不是一些媒體所稱的「對華冷戰檄文」或「新鐵幕演講」,因為具備這雙重意義的演講,已由副總統彭斯2018年10月在哈德遜研究所的演講完成。今年6月以來,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司法部長巴爾和國務卿蓬佩奧,接連針對中國問題發表演講,是對華冷戰背景分析、策略宣示的深化,而且在中國網絡上廣傳。
中共對蓬佩奧的痛恨無以復加,只能在辱罵他是人類公敵之後,再加上蚍蜉撼樹、黔驢技窮、遺臭萬年等成語。然而,要激活強國人的愛國熱情、危機意識、服從領導觀念,單靠辱罵蓬佩奧是不夠的,於是,「中國突然公佈三種情況下必用核武」消息滿天飛,核恐嚇戰鬥模式的開啟,讓愛國網民的興奮溢於言表。
中國在1964年10月第一次核爆成功後就宣佈使用核武的原則:「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使用核武器。」流傳多年、未獲官方證實的所謂「三種情況下必用核武」,包括中國核武器或核設施遭受敵人各種常規武器襲擊,中國航空母艦、戰略導彈核潛艇遭受敵人核武器或常規武器襲擊,中國本土重要設施、水利工程或居民聚居地遭受敵人襲擊。
核武問題驟然備受中國網民關注,始作俑者是黨媒《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他早前在微博發文稱,中國需要在短時間內把核彈頭數量擴大到千枚的水平,「我們需要更大的核武庫來抑制美國的戰略野心和對華衝動」。如此赤裸裸的核恐嚇,引致世界輿論的關注,美國裁軍大使6月底在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上也要求中方解釋,而中方回應,那是個人看法、不代表中國軍控政策。
辱罵和恐嚇是阿Q式戰法
不過,中國官方從未批駁胡錫進的主張,網絡上近日更熱炒多年前已出現的「三種情況下必用核武」消息。解放軍建軍領導人之一葉挺之孫葉大鷹更在微博回應說:「半個世紀前的承諾,是那個時代不得已的。今天時代變了,世界格局也逼着我們理直氣壯的捍衞國家利益!只有做好豁出去打的準備,才可能爭取到和平。」
也有網民重貼解放軍元帥朱德外孫朱成虎1996年的核戰言論。他說,如果美國在台海衝突時,向中國發動武力攻擊,中國已準備好動用核武器還擊,「我們中國人準備好西安以東的城市全部被毀,但美國人也要準備好數百個城市被我們中國人摧毀」。他甚至叫囂:「在核大戰中,我們失去的只有一百多年來的沉重負擔,而我們得到的將是整個世界。中華民族必將在核大戰中得到真正的復興。」
中共當年的核恐嚇是針對台灣衝突,如今則是針對南海衝突。中共紅三代熱衷核恐嚇,讓中國資深媒體人痛斥:「這些暴力和殺戮的崇拜者與得益者,豈會輕易改變他們的本性!」而中共的言行,也讓人想起作家魯迅的名言「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鬥」,他稱之為「阿Q式的戰法」。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