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用整整一個月向全國解說其對華強硬政策。文宣的同時,關閉侯斯頓中國領事館、拘捕解放軍間諜、起訴竊取情報的大陸黑客,展示政策的具體內涵;是有計劃有部署動真格。對華強硬顯為舉國共識,三個多月後的大選不管有何結果都不會動搖此方針政策。
打響文宣頭炮的是白宮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萊恩。他從意識形態入手,在6月24日到西南部的亞利桑那州演講,直指大陸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立國,而習近平則以史太林繼承人自居。極權與美國格格不入,無以建立友好關係。
跟着輪到聯邦調查局長雷伊出手。美國國慶日過後,他到華盛頓的哈德遜研究所揭示大陸在美國的猖獗間諜活動,透露該局平均每十小時即展開調查新一宗個案;過去十年,這些活動飆升1300%。全國56個FBI分局都在調查與中國有關的間諜活動。美國是個自由開放的冇掩雞籠,中共得以乘虛而入。
司法部長巴爾繼而在7月17日到中西部密歇根州的福特總統圖書館演講,直斥中共志不在與美國公平貿易,而是作經濟侵略——聯邦政府起訴的經濟間諜案有八成涉及中共。過去美國執世界製造業之牛耳,是「民主的兵工廠」。美國製造業淪亡,中國成為「獨裁者的兵工廠」。更可怕的是中共運用其經濟實力,試圖操控美國。
國務卿蓬佩奧在7月23日到加州尼克遜圖書館總其成,承認半個世紀前尼克遜總統訪華,旨在引領中國走向民主自由,50年來的實踐課證明,努力徒勞無功,須為一廂情願、不惜一切與大陸交往的陳年思維畫上句號。
改弦易轍不等於和中共斷交,亦非要圍堵中共——已來不及了,事關中共已殺入國境。蓬佩奧呼籲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G7、G20,拿出勇氣,盡所有經濟、外交、軍事之力,制裁極權。他揚言,中共依靠美國之處遠大於美國對中國的依賴,故此毋須慌怕中共反制報復。反之,中共失信於國人、侵害產權、破壞法治、與鄰為敵,勢將重蹈蘇聯敗亡之覆轍。建政70年,中共何曾面對過如斯強硬的挑戰?
然而此又絕非事出突然。2017年特朗普政府發表國家安全報告,指出中共已取代俄羅斯成為美國的主要對手。兩年後,副總統彭斯發表針對中共強權暴政之檄文。一年多來,隨着香港爆發逆權抗爭、港版國安法的實施——上述連串文宣合共提及香港12次——再加上武漢病毒之禍,舉國上下對中共之厭惡,史無前例。
強硬對待中共非自特朗普政府始。早在小布殊時代已部署六成潛艇在亞太地區。2016年奧巴馬卸任前則宣佈重返亞洲。蓬佩奧強調有話須直說,以免萌生誤會,擦槍走火;是以直斥中國在南海的軍事部署為非法。貿易戰證明,中共吃硬不吃軟,自由民主國家務須合力向中共的強盜行為說不。英美歐盟澳洲等就港版國安法作出制裁,蓬佩奧致力締造的聯合陣線,一開波即打出隊形。
大選改變不了對華取態
三個多月後美國將舉行總統大選。未爆發武漢病毒,美國經濟空前強勁,特朗普幾乎篤定連任。現今為疫情拖累,其民望大幅落後於民主黨對手拜登。國會選情同樣不利共和黨。中共的盤算不難是待到白宮及國會雙雙落入民主黨手中,對華政策將會軟化。蓬佩奧叫陣,大可置諸不理。
這個如意算盤能打響否?恐怕不能。別的不說,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長期以來對華強硬,尤甚於特朗普。從奧巴馬重返亞太政策可見,民主共和兩黨對華取態可以說早有共識。即使拜登上場,姿態容或不如特朗普、蓬佩奧般擺明車馬打其火花四濺的衝撞波,強硬立場難以扭轉。故此學術科研交往固然會減少,貿易還是會受制,軍事對峙,更在所難免。
世事弄人。小布殊未上場,揚言無意插手外國事務,911卻令他不得不發動美國史上最漫長的戰事。意識到當世界警察代價高昂,特朗普不情願多管國外閒事。看在習近平眼裏,美國為強弩之末,可取而代之,乃有一帶一路、南海建造軍事基地、撕毀《中英聯合聲明》等輕妄舉措。鄧小平循循善誘,韜光養晦。有人就是不信邪,奈何。
楊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