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開洞 全民埋單 傳媒工作者 - 林海

林鄭開洞 全民埋單 
傳媒工作者 - 林海

本港肺炎單日確診數字屢創新高,對於熱衷「考第一」的林鄭而言,她當然「不會因此自滿」;但對於廣大市民來說,疫情再度爆發,這個曾經傲視亞洲、以善治聞名的政府如今推出的應對措施,則是個天大笑話。在新一波疫情中,港府無能人人得見,社會僅靠百姓自救,弄得市面上人心惶惶。

無疫變有疫,孰令致之?在經過傳媒及醫療專家努力追查下,幾可肯定,禍源來自從2月至今獲政府豁免檢疫的近30萬入境人次。這30萬人次中,不乏機組人員、海員、跨境貨車司機等經常穿州過省越洋的高危職業人士,在全球疫爆,沒有太多地方可以倖免的當下,是甚麼給予港府信心,讓這群高危的潛在傳染源可豁免檢疫?見諸歷史,海員一類職業從來是傳染病的「好幫手」,港府違反常識之免檢政策,不僅危害市民,也危害海員自身及其下一站居民的健康,反智得教人嘖嘖稱奇。

疫源基本確認後,港府縱然死不認錯,也得死死氣地「收緊」防疫措施,包括要求海員不得登岸、換班者要直送機場或港口,不得進入市區等等。然而大疫當前,這些周日公佈的措施卻為何要等到周三才實施?莫不成是早前能令冠狀病毒在晚市才動手的林鄭,又與其達成了「三日停戰令」?放眼天下,防疫措施一經公佈,多是即時或翌日生效;這兩天的空窗期,與之前港府的多項邊境檢疫措施一樣,只會製造出最後的「衝關時刻」,結果只會與防疫目的相矛盾。

港府防疫邏輯錯亂

檢疫政策失敗導致瘟疫蔓延,港府不想妨礙城市日常運作的豁免政策「初心」,最終變成了處處妨礙市民生活的大規模限制措施。看看一海之隔的台灣,緊守出入檢疫,在島內病例絕迹之後,政府當下的施政重心已轉為刺激民眾消費,發行「三倍振興券」鼓勵民眾島內旅遊、吃喝玩樂,一人一罩的日子早已過去。再看看毗鄰疫症重災區美國的加拿大,縱然美加國民平日交往密切,客貨過境檢查一向寬鬆,但大疫當前,杜魯多一聲令下,加拿大邊境嚴防死守,如今已是生活逐步恢復正常。即使是與香港毗鄰的廣東、澳門,其實早也生活如常,現在反倒要防着香港疫症傳入當地,港府這等表現,以後開大灣區會議時抬得起頭嗎?

邊境開洞,港府結果要動用擾民措施,卻又不符科學與邏輯。限聚令縮至兩人,被網民嘲為「三人行搵定律師」,卻又不下令停工或強制居家工作,難道數十人擠公交、擠辦公室就沒傳播風險?停工對林鄭來說是否比死更難受?食肆擴大至全日禁止堂食,十多人在辦公室開飯盒會議卻是允許,這當中又有何邏輯可言?多數市民對必須的防疫措施自是體諒,但港府的防疫邏輯錯亂,最易守的邊境不守,結果導致全民埋單,這才是市民怒火中燒的根本原因。以百萬年薪公帑養着一群尸位素餐的酒囊飯袋,遇事從不需對市民負責,也不會以市民福祉為依歸,或許這就是「官到無求膽自大」的真正含意。

林海
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