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年輕人失業率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一直維持較高水平,成為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如今武漢肺炎迫使多國停工停課,再令今年畢業生的就業機會大幅減少。專家憂慮他們的職業生涯會因此受到永久打擊,成為「迷失的世代」。
多虧放無薪假和短期工作計劃等救就業措施,歐洲5月失業率僅上升0.1個百分點至6.7%。但是,25歲以下青年的失業率增幅卻是整體數字的三倍,上升了0.3個百分點,達15.7%,連疫前市道最好的捷克亦不能倖免,估計青年失業率可能在年內由5%飆升至16%。
經驗淺成開刀對象
24歲的捷克應屆畢業生斯考妮科娃(Dunia Skaunicova)的求職經歷就揭示市道有多惡劣,她過去兩個月共出席五至六次應徵市場經理的面試,每次都有多人在同一時段輪候,過程就像演員試鏡般走馬看花,反映入門級就業市場目前嚴重僧多粥少。
歐洲招聘公司GoodCall商業總監威特曼亦表示,布拉格一間公司的空缺應徵人數由疫前的五至十人,上升至疫情爆發後的50至100人,形容所有職位都像黃金般珍貴。這情況令不少僱主即使願意與求職者接洽,都會要求對方降低薪酬或福利期望。
年輕人失業率在經濟困難時特別高,並不是歐洲的獨有現象,只是歐洲整個就業市場的風氣特別對年輕人不利,如年輕人往往都未如資深員工般獲得長期合約,當企業經營困難、要裁員「瘦身」時,這群經驗較淺的員工就成為第一批被「開刀」的對象。
此外,在希臘和西班牙等依賴旅遊業的歐洲國家,很多年輕人要藉服務或零售業找到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如今多國頒佈嚴格出入境檢疫措施,重挫旅遊業,也令年輕人成為首當其衝失業的一群,就如25歲西班牙畢業生布拉加多(Amalia Bragado)去年獲聘為一個夏令營的導師,但該職位在疫情爆發後被取消。
一生人收入賺少2%
失業對青年的打擊並非只是暫時失去收入。奧地利勞工協會的塔姆斯伯格(Dennis Tamesberger)引述研究報告指,若18至20歲年輕人失業一個月,一生中賺取的收入就會少2%,因為他們錯過了取得維持在就業市場競爭力的技能和經驗,令未來失業的機會增加,意味年輕人失業將影響他們的一生,成為「迷失的世代」。
英國智庫Resolution Foundation的研究亦發現,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畢業生的失業率,比四年後同樣資歷畢業的人高,與塔姆斯伯格的看法相近,並估計低學歷畢業生的就業機會未來三年會減少三分一。撰寫報告的赫尼漢(Kathleen Henehan)警告經濟困境過去,這批「武漢肺炎畢業生」未來多年仍可能只得到較低薪酬和較差的就業前景。
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