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情講趣】口技是指以人聲模仿出不同事物的聲音,既是古代有名的雜技項目,亦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本地hiphop界就有一位音樂人,是人肉擬聲機,能模仿51種聲音:機械聲、樂器聲、動物叫聲、賽車聲,甚至是唐老鴨的聲音……他說憑着一張嘴,就可把聽眾蒙騙過去。
黃浩邦(藝名:dR.X)從事音樂創作,二十九歲的他擅長beatbox和饒舌。兒時對聲音的好奇,與愛作怪的性格,讓他自小便沉醉於仿聲的世界。他的第一個仿聲對象,是超人劇中的哥斯拉。嗓音大而科幻感甚濃的聲線,老是嚇倒同學與師長,令他遭標籤為麻煩學生。但他沒有因此停止扮聲,一種聲音玩膩了,他便開始發掘其他日常的聲音,例如母親沒有關好水掣時,他便耗上半天,在水盆旁模仿水滴落下的聲音;又好像第一次觀看賽車比賽時,引擎聲與風聲混合時的聲音變化,令他沉迷研究如何用唇部模仿風聲的同時,又能用嗓子模仿引擎聲。練習良久,模仿的聲音讓人難分真假,他便滿足。「扮聲的滿足感是我做到一些別人做不來的事,會覺得很神奇。」從生活的觀察到掌握嗓喉、唇部、牙齒至舌頭的運用,如今他能憑一張嘴變出五十一種不同聲效。
五十一種聲效包括了甚麼?他笑說無聊時曾為練習過的聲音做分類。樂器類如鼓聲和二胡;動物類如馬兒奔跑與嘶叫聲和小鳥清脆的鳴叫;生活類如拉鏈聲、打字聲;以及科幻類,如星球大戰角色的聲音和對戰時的光劍聲等,他同樣扮得唯妙唯肖。他分享,扮聲着重整個口部肌肉跟不同部位的控制。單是唇部,不同動作已能發出三至四種不同聲音。因此,仿聲的組合方法眾多,視乎你對自身的一張嘴有多了解。
dR.X指仿聲前要先分析聲音的頻率、節奏、音量變化和口形。他以拉韁時的馬叫聲作解說,「馬叫的聲音較尖,同時嘶叫聲大多是斷斷續續的。留意到這兩點後,便會用inward方法發聲(向內吸氣入喉嚨時再發聲),較outward發聲(呼氣發聲)能做出更高音的效果。其後要控制喉嚨肌肉,做出斷續發聲的效果,再配合O形唇,就能扮出馬叫聲。」聽來容易,但記者嘗試過後發現,單是在發聲時能控制喉嚨肌肉,令聲音有斷續節奏這一環,已是極度困難。結果即使反覆練習後,記者只能發出病馬快死的聲音。dR.X這時才補一句:「天份同樣很重要。」
dR.X模仿的聲音,真的能蒙騙全世界?記者準備了十一種dR.X的模仿的聲音,找來三位自問聽力不錯的同事,看看他們能否分辨出聲音是人扮的還是真實的。結果三位同事中,只有一位同事辨出過半聲音是dR.X模仿的。其餘兩位同事亦迷失在這場聲音遊戲中。當中又以雀鳥的叫聲、賽車聲音以及馬叫聲最逼真,此等聲音騙過所有同事,令眾人驚嘆。
自小對聲音的着迷,亦是令dR.X認識beatbox及走上音樂創作的動機。他說:「口技是beatbox中的特別音效,平常的beatbox是節奏口技。當你模仿的聲音越多,再接觸音樂時,便會想用聲音做更多不同質感和節奏的音樂,將自己想談及的訊息帶給聽眾。」他打趣說,口技與beatbox在母親眼中是「用口放屁」,是沒用的技能。他對此表示理解,「城市生活的壓力下,上一代想過安穩的生活,不賺錢的技能他們看不起。但自從有了網絡,有更多人會欣賞到我的才能,會邀請我到世界各地表演,這已是一種價值。」他期望,口技能融入他音樂的一部份,再透過流行音樂令更多人認識口技文化。
記者:沈敏怡
攝影:郭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