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陌度阡】談鄉村惡犬 - 坪原猴

【越陌度阡】談鄉村惡犬 - 坪原猴

【越陌度阡】
日前跟子女談到停學時應該要曬曬太陽,多外出做戶外運動,增強體魄,便要他們在傍晚走走山路或是踏單車到水塘附近。他們即說要我陪同才行,因為沿途有一隻攔路的大白狗,嚇唬他們經過。他們跟我一樣在農場長大,對飼養犬隻一點都不陌生,自小便愛跟貓犬玩耍,原本就愛動物,但鄉村之中就是有一些人愛把狗隻養得又兇又惡,害得途人小孩害怕,於是我便在飯桌上嬉笑怒罵的談鄉村養狗的故事。

天生愛臭 食屎狗為勢所迫

為甚麼中國人愛把「狗」用作罵人的材料呢?例如「哈巴狗」、「狗奴才」、「食屎狗」等等粗言,文雅一些也有「狐群狗黨」、「狗仗人勢」……那個時候的村人養狗是非常功能性的,一是看門、二是殺來吃。為了防盜,鄉村人多會討來小公犬飼養,怕母的不停生下小狗,麻煩。但也有人愛養母的,原因就是用來生產小狗當「菜狗」吃(非常殘忍)。所以,那時的大人都不大珍惜家犬,甚至打罵虐待,吃的狗飯都是人們吃剩的東西,再加上「狗米」拌成(狗米即是已老舊無人購買的壞米)。也有人會再省一點,買飼雞的「粟角」(即碎玉米)煮飯餵狗,狗隻根本不能消化粟角,所以村中經常見到混有粟米的狗糞,可見當時的村狗營養都不大好,多是瘦狗癩皮狗。吃不飽便翻垃圾了,有一些就更乾脆吃其他狗(或者自己)的糞便,把粟角再消化多一次,所以「食屎狗」是真有其事的,更讓人覺得狗隻天生愛臭,而不知那也是為勢所迫呢。

除此之外,村中的狗有一些會嚇人、吠人、甚至咬人,但是也有對人愛理不理,生活態度隨隨便便的懶狗。據我觀察,圍着或縛着飼養的狗,因為欠缺與人互動的機會而對人敵視懷疑,而失去自由更令牠們煩躁異常,養成對陌生人攻擊的行為。這些狗的主人多數是有意去促成狗隻兇性的,覺得惡狗最合看家,村中有點財產的財主佬或土豪劣紳人多屬此類。

第二類是群養的惡狗,一些離群居於山上的農夫或養豬養雞的人,在寂寞與恐懼之下,便會養上七八條以至十多條狗隻,狗一聚集就會分階級,以及積極保衞地盤,聚集一起也令牠們更膽大妄為,有時會咬傷途人或晚上潛入別人的地方捉雞殺鴨,甚至脫離主人飼養,成為山狗群,為禍鄉里。

狗惡主人惡,狗善主人善。

狗隻一聯群結黨就易成惡犬。

狗隻本無罪 主人激發惡行

可能就是種種舊時代的飼狗觀念,令到在外國作為「人類朋友」身份的犬隻,到了中國人眼中,便成為負面圖騰,「狐群狗黨」、「狗仗人勢」、「哈巴狗」都是我小時候親眼目到的實情,也試過被狗追狗咬,所以,不少村中不少小孩都像我的子女,見到惡狗時即心生恐懼,繞道而行。但是,我自小養狗,家中愛犬卻從來沒有如此惡行,可見狗的惡行很多時都只是反映飼主的心性及品行。我向小朋友解釋狗隻本無罪,但被人利用後即成共犯,我們更不可怕狗避狗,要正面面對惡犬和牠們的主人,因為你越害怕牠們只會越兇惡,讓牠們在村中更是為所欲為。

撰文:坪原猴
新界邊鄉成長的野猴子,拾起父母的鋤頭想保着最愛的農村風光人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赤腳走阡陌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