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專家冇到 林鄭豁出大禍 無視警告四個月 議員促向全港道歉

當專家冇到 林鄭豁出大禍 
無視警告四個月 議員促向全港道歉

【本報訊】來自中國的武漢肺炎,在林鄭月娥政府張弛無度的抗疫措施下,在港已奪走18條人命。早於今年3月,已有專家指豁免32類入境人士檢疫是防疫大漏洞,但林鄭月娥當耳邊風並反指是誤解,拒收緊豁免。至本港連續多日確診破百,港府才肯放過香港,收緊豁免安排。有立法會議員斥政府敷衍失責,令市民受苦,促向全港市民及專家道歉。

林鄭月娥政府拒絕認錯,死撐豁免安排必要。

政府2月8日實施《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船員、機組人員、跨境貨車司機等八類人士豁免強制檢疫,其後豁免不斷擴大至32類人士,惟3月起陸續有機組人員確診,感染及專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批評相關豁免是防疫漏洞,促政府收緊安排。但政府6月更放寬所有船員可在港換班,不需留樣本檢測及強制檢疫。

陸路豁免不收緊惹質疑

6月下旬,有曾到港船員在內地確診,7月初起本港亦陸續有船員確診。多名專家包括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及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主席梁子超均認為,豁免強制檢疫是漏洞,船員是新一波疫潮源頭,懷疑他們經的士司機將病毒傳入社區,多次呼籲政府收緊措施。但政府無視專家意見,更發稿反駁相關說法屬誤解,強調維持社會及經濟運作、確保民生所需,豁免檢疫有必要。

至本港衝破2,500宗確診,一再有患者不治,政府昨才宣佈收緊船員、機組人員及其他經機場抵港的豁免人士安排,但經陸路仍不受影響。

昨日的疫情簡報會上,記者連番向食衞局副局長徐德義質問,今次疫情大爆發是否因當局不信專家意見造成,當局需否負責及向專家道歉,及質疑當局延誤收緊免檢疫政策「係咪拎物資做擋箭牌」?徐無正面回應,只稱一直尊重專家意見,各方提出不同可能性,政府一籃子考慮後再推措施,稱政府有檢視疫情發展,要平衡需要。

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指豁免船員檢疫,是希望發揮人道精神,船員半年沒上岸對身心有很大影響,但有船員「不乖、不聽話」。

對於只收緊海空豁免安排,徐德義解釋因內地疫情較穩定、外地較飄忽,外地來港人士風險相對較高。林正財指大部份豁免人士是跨境貨車司機,為市民運送日常物資,豁免檢疫不代表不安全,內地有嚴格把關。

有船員離隊到元州街一帶黃色架步,上樓後摸門釘。張軍攝

政府深夜再發稿死撐豁免

本身是醫生的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郭家麒批評,政府在第三波疫潮敷衍失責且拒絕認錯,令全港市民受苦,應向所有港人道歉,「唔單止要向專家道歉,仲要向所有患者同死者,以及餐飲服務等受影響行業道歉補償。」

政府發言人昨晚深夜發稿補充,聲稱豁免32類入境人士檢疫對確保貨物及生活必需品不間斷輸港,以及維持經濟活動實屬必要。約萬名跨境貨車司機、貨機和客機的機組人員,以及裝卸貨物的貨船船員均屬「必要運作」類別,發言人續指豁免安排過去數月行之有效,照顧了香港的抗疫需要。

至於是否對兩個陸路口岸入境人士實施收緊安排,政府發言人指超過20萬名從內地、澳門和台灣入境的人士已獲發檢疫令,當中沒出現任何確診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