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嗰個醫生(聯合醫院)問我,你有冇食飯食咗呢啲嘢(金屬線)落去……食呢條嘢落去都係入腸啫,冇理由喺呢啲位。」梁伯因患有心瓣膜病,出現二尖瓣老化,去年11月在伊利沙伯醫院接受開胸二尖瓣置換手術,本月初發現「刮手」膿瘡,揭發膿瘡位置有一條近20厘米長金屬線,其子質疑老父今次腹部驚現金屬線,極可能與去年底心臟手術有關。有心臟科專科醫生推斷金屬線為「起搏金屬線」,遺留在人體屬嚴重疏忽。
「我以前聽過,做手術會有把鉗、又話鎚仔,又話咳吓會爆線,我對呢啲手術好大陰影。」梁伯揭高上衣,向記者展示手術後胸口留下的疤痕,他坦言換心瓣後「行路中氣好咗」,但萬料不到手術後八個月竟發現金屬線留在體內,大嘆倒楣 。
梁伯稱,今年4月發現肚臍對上長有一粒小膿瘡,他以為只是小事一樁,自行擠出膿液後不了了之,惟傷口持續兩個多月仍未埋口,「約兩個半月前有膿,擠膿出嚟後按實會痛,唔知點解唔埋口。」
求醫遭質疑自己吞落肚
他雖感奇怪但未有告訴子女,直至本月7日洗澡,竟發現傷口刮手,大驚下到聯合醫院求醫,「(聯合急症室) 佢同我照超聲波,三個醫生唔敢扯出嚟,後來有個醫生就夠膽扯出嚟……開頭以為得幾厘米,原來條線差唔多20厘米。」
對梁伯年底再到公院做手術,兒子直言有陰影,他指父親去年診斷出前列腺肥大,「每隔六至七個鐘都要放尿,好唔方便」,需進行手術,惟檢查期間發現心臟二尖瓣老化,要進行換人工心瓣手術,才可再排期進行前列腺手術,相關手術將於今年12月在伊院進行,令梁氏一家憂心不已。「你話佢係咪黐線,係咪懵,食飯食落去?有冇常識呀大佬,喺個肚走出嚟,即插穿個胃,由個胃走出嚟,特登揾條線食落肚,佢白癡?儍嘅。」兒子對當日急症室有醫生質疑父親吞下金屬線說法十分不滿。
伊院回覆指事件中病人「去年11月11日因主動脈及二尖瓣狹窄,安排入院進行手術更換人工主動脈瓣及二尖瓣,手術於 11月12日順利完成,醫院一直為病人提供所需要治療,其後病人轉送聯合醫院跟進治療,並安排病人之後繼續覆診跟進病情。醫院手術後未收到異常報告,亦未有收到其他醫院報告事項,無法評論有關個案。」
專科醫生:主刀責無旁貸
至於為何金屬線在梁伯身上出現,有心臟科專科醫生估計,或是負責抽出金屬線的醫生出錯,在取走體外起搏器後忘記取出金屬線;另一可能是有人誤以為該金屬線「係溶得嘅」,可在體內分解,但無論如何遺留物件在病者體內都屬嚴重疏忽。
他審視過金屬線相片,據金屬線長度、顏色和有一小截金屬線外露的特徵,估計該金屬線是貼附於心臟肌肉,藉以傳遞起搏電流的起搏金屬線。另一醫生指疏忽責任在主刀醫生身上,「佢負責晒所有嘢……但係剪嗰個人當然亦都要負責。」他估計若病人就事故投訴,很大機會「要上council(醫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