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美貿易戰、武漢肺炎疫情、洪災和雲南「蝗禍」等多重夾擊,中國官方仍稱糧食豐收。內媒大肆刊登《人民日報》的重磅文章,稱「今年夏糧再獲豐收,產量達到2,856億斤,創歷史新高」。不過內媒《財經》引述不願具名的農業學者稱,洪澇對糧食生產是毀滅性的,這些影響是以長江流域一條線的形式存在。
無視洪災威脅秋收
《人民日報》重磅文章稱「倉廩實,天下安」,聲稱今年夏糧再獲豐收,產量達到2,856億斤,增產24.2億斤,同比增長0.9%,創歷史新高;秋糧面積穩中有增,可以爭取有好收成。報道聲言「內地農業連年豐收,糧食儲備充裕,完全有能力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
官媒疑「報喜不報憂」,文中隻字不提天災帶來的危機,《財經》稱秋糧約佔全年糧食產量的四分三,包括重要的糧食如玉米和大豆。報道又引述農業學者暗示秋糧情況令人憂慮:「洪澇對糧食生產影響局部較大,甚至是毀滅性的,對於洪澇災害嚴重地區,會出現絕收現象,部份地區或出現减產情况。但也應認識到,這些影響是以(長江流域)一條線的形式存在的。」
湖北武漢種植戶吳先生近日受洪災影響,他表示:「我的400畝水稻都被淹了,預估受損面積在60%至70%,受災嚴重的有400多畝,其他200多畝也有不同程度受損。」他表示若水在7月底還不退下來,就沒有任何補救機會了。
財經網/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