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科以外,近期備受批評的尚有通識教育科,特首林鄭月娥近日接受傳媒訪問時,明言今年內會「處理」通識科。雨傘運動與反送中運動,都有大批中學生參與,不少建制人士批評是通識科「教壞」中學生。通識科老師阿明認為,如果通識科是令中學生關心社會,他不認為世上有一個地方會認為「學生關心社會」是一件壞事,但同時認為中學生參與社運與通識科無關,而是因為上一代不關心政治,遺留太多政治問題未處理,造成社會撕裂,這一代人才被政治問題逼上街頭。
此刻,通識科的前景未明,阿明已不時考慮轉教其他科,「因為通識科實在有太多可以踩線嘅位」。他表示,通識科要求教導一些學生需要關注的議題和概念,同時留下了非常大的自由度供老師舉例解說,「當你有個自由度,代表好多人可能踩落條線度,但自己唔知,特別係處理中國同香港,就算唔係政治嘅嘢,只係中港之間嘅經濟呀、遊客呀、醫療福利、點解大陸人會嚟香港生活,你都可以話係歧視大陸人」。
通識科的六個單元中,尤以「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最為高危,前者於歷年公開試裏,曾考核的範圍包括立法會的組成和拉布、香港示威遊行、香港國民身份認同等,後者涉及的內容,則是連教科書也有談及維權事件、六四事件等,同時,阿明也會常常提及北京於奧運期間為了「美化城市」而趕走低下階層,「學生係需要知道更多關於一個咁龐大嘅國家機器背後,有咩被犧牲咗。」
從前,阿明講書時會說明個人觀點,並力陳教科書外的論據,現在他卻自我審查,當談論到一些可能敏感的題目,如香港立法會的運作時,他只會依書直說,甚至改用較含糊的字眼來說明這些內容,還要在下課前刻意加上一句:「咁樣係啱定錯呢?可能要你自己諗喇。」以確保個人安全。
為保安全 避考中國內容
其實,他的學生大部份為「黃」,他知道學生篤他灰的風險不大,甚至他入課室時,常有學生大喊一句「光復香港」,試圖獲得他的回應。他微笑不語。然而,他學校的很多老師都是藍絲,他很害怕在課堂裏用麥克風講書,講得大聲少少,隔籬課室不知哪個老師會否聽見他說話。同時,有一些藍絲家長因為他的年輕,認為他是「黃絲」,致電給他千方百計套口風。
「你喺咁嘅社會氣氛下,可能周圍都有人聽到你講嘢,你就會自我審查,會諗好多嘢:會唔會學校管理層知道我咁教?或者同學仔同隔籬班比較教法嗰時,校長唔覺意聽到……」。
他因為自己的懦弱而沒有為學生講更多、做更多而深感內疚,這些情緒往往在下課後不斷吞噬他。例如依書直說在立法會「拉布」的功能時,他自覺在欺騙學生,因為明白「拉布」已無作用。而在歷史科「唔好彩被選中開刀」後,學校通識科老師為保安全,不會再在校內試考核與中國有關的內容,阿明質疑:「咁教中國個單元嚟做咩?」
一年前,阿明熱愛教書,非常愛教通識,一年下來,種種負面情緒卻令阿明考慮:「轉科,甚至轉行、離開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