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焦點】
【本報訊】特首林鄭月娥任內,不僅帶來香港史上最嚴重瘟疫與社運,亦加劇了「悲情城市」的自殺風氣。這位自詡「天堂預咗個位畀我」的中共女僕,自上任特首以來,香港自殺死亡數字連升兩年;據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根據死因裁判法庭報告統計,2019年共有993宗自殺死亡個案,自殺率為13.25%,平均每天約有2.72人自殺死亡。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公佈2019年全港自殺死亡統計數字及分析,死因裁判庭裁定去年全港自殺個案為993宗,較2018年上升38宗,亦比2017年的916宗顯著增加。2019年的自殺個案中,男性佔652宗(65.66%),女性佔341宗(34.34%)。
60歲以上長者佔最多
數據顯示,在所有年齡群組中較多女性出現自殺念頭,但最終男性自殺死亡的數字卻較多,防止自殺會相信關鍵的原因在於溝通。女性趨向願意分享自己的問題,反觀男性則習慣將問題收藏心底。從求助的行為看來,男性普遍較少去尋求精神健康的幫助,這並非因為男性的精神健康問題較女性為少,而是他們不願意求助,脆弱的心靈更容易走上自殺之路。
最高自殺率的年齡群組仍是「60歲或以上」,自殺率為19.58%。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總幹事曾展國解釋,比起其他年齡人士,長者容易遇上大的危機,包括長期病患及獨居等問題。
去年6月爆發逆權運動以來,屢次傳出自殺及「被自殺」事件,曾展國指出,去年3月至12月期間,熱線中心接獲929宗與社會事件有關的求助電話,年齡遍佈10歲至70歲,當中有720宗沒有自殺危機,小部份有低至高危的自殺危機,網上聊天方面亦有97宗與社會事件相關。他表示,中心接聽到的求助電話,不能反映確實數字,因為去年社會事件,曾有義工因交通問題未能到達中心工作,因此數字可能更多。
經濟不景自殺率上升
武漢肺炎疫潮大爆發,香港失業率已升至6.2%的15年來高位,曾展國表示不敢說經濟對自殺有多大影響,但過往沙士期間,經濟下滑時,自殺數字有上升,尤其是對男性的影響,因為社會大眾對於男性的既有觀念是工作,失去工作時男性的尊嚴和精神狀態都會被影響,「經濟同自殺數字有明顯關係」。
同時,港人近期減少外出活動,會對精神健康、情緒造成頗大的影響。在家時間增多,若不懂相處,家人之間的摩擦亦會增加,大眾的情緒都受影響,中心會積極研究家居提供熱線模式,盡量減少疫潮對熱線服務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