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北卡羅來納州(圖)曾在1929至74年實行優生絕育計劃,新研究指該計劃刻意減少黑人人口,符合聯合國對「種族滅絕」的定義。
發生於1929至74年
在該標榜「公眾利益」、阻「弱智」等有缺陷人士生育的計劃下,近7,600名、最年輕僅10歲的男女接受絕育手術,他們多數被迫,但亦有部份婦女因無其他方法節育,而透過宣佈自己不適合為人母去參與計劃。
研究報告刊於上周的《美國經濟評論》期刊,指發現1958至68年北卡州全部逾2,100宗合法絕育手術中,絕育率隨着黑人失業率一同上升,但與白人或其他少數族裔的失業率不成正比。
研究主理人之一、杜克大學教授達里蒂指聯合國的種族滅絕定義為有意全盤或局部毀滅一個國家、族裔、種族或宗教群體,包括《日內瓦公約》列明的「實行旨在阻止群體生育的措施」,由此判斷「北卡州曾對其黑人公民不成比例地作優生絕育,是種族滅絕行為」。
不過,這計劃一向非秘密,州政府亦早在2010年成立基金向在世受害人賠償,據當地傳媒報道首批在2014年獲賠償者有220人。
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