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肺再爆發】
【本報訊】連日確診個案屢創新高,公營醫療系統爆煲,大量確診病人未能即日入院治理。早前有報道指內地醫療人員正準備「馳援香港」,醫管局昨在疫情簡報會上回應指,現時沒有輸入內地醫護的資訊,應對第三波疫潮會以縮減非緊急服務及本地醫護人手為主。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醫療成效及科技管理)庾慧玲滙報疫情時透露,現時有835名病人在14所醫院留醫,其中37人危殆,負壓病床和負壓病房使用率分別為78.9%及85.6%。
婦呈陽性遲遲未獲入院
庾慧玲說,因連日新增個案均過百,醫院需時騰空病床,現時仍有100多名確診病人未能安排入院。她強調會盡快安排個案陸續送院,呼籲收到通知的病人留在家中或在檢疫地點耐心等候。她又補充,醫管局的隔離病床每日都在增加,已將130名合適病人調到二線病房,並將一些情況穩定又有自理能力的患者送往鯉魚門社區隔離中心,截至昨日已有46人。
北區區議會主席羅庭德表示,區內一名居民周三(22日)接獲衞生防護中心通知化驗呈陽性,需等候入院,但一直未獲安排入院,被迫繼續留在家中與丈夫、兩名兒子及外傭同住,其後兒子也有發燒症狀。病人至昨午仍未接獲當局安排入院下,惟有自行召救護車入院。
羅庭德指據他了解,北區醫院並非負壓病床爆滿而不能接收病人,質疑衞生防護中心失誤致未即時安排入院。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病人是2357號的40歲女子,居於元朗永寧村。
公營醫療系統壓力沉重,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昨接受電台訪問時指,雖然醫管局已開放鯉魚門度假村以及二線隔離病床,但當局仍面對龐大壓力,相信1,200張隔離病床將很快爆滿,呼籲港人切勿鬆懈,否則個案幾何式上升,醫管局再努力也沒用。
針對床位不足,高拔陞指醫管局考慮使用亞博館為治療中心,讓病人入院前先接受初步治療,主要接收無病徵患者,預計安排100張病床。醫管局將彈性使用亞博館,包括供院舍長者檢疫,或作為社區治療措施,如接收較年輕的病人。若設為治療中心,最快仍要一星期才可啟用。
早前有報道指,內地醫護專家來港協助抗疫,高拔陞指就物資供應來說,現時公院病床數目有「預鬆」,醫療防護物資存量亦達三至四個月。但若須大量增加床位,或要向內地購買。至於人手方面,高指一般透過減少或調節公院服務都能騰出人手,當局亦有與私家醫院代表討論購買醫療服務,以紓緩緊張需求。
庾慧玲亦有回應相關報道,指目前醫管局只是床位不足,現時沒有輸入內地醫護的資訊,應對第三波疫情,都會以縮減非緊急服務及本地醫護人手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