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宗確診「三連破」 主婦患者增 街市高危 張竹君籲少買餸

123宗確診「三連破」 主婦患者增 
街市高危 張竹君籲少買餸

【本報訊】武漢肺炎確診連續三日破百,初步確診個案亦約100宗。政府禁止晚市堂食後,市民多購買餸菜自煮,但公眾街市亦爆發疫情。衞生防護中心指出,源頭不明個案患者多是負責買餸的家庭主婦及長者,人多擠迫的街市懷疑是傳播病毒的高危地點,呼籲減少去街市,又或一次多買幾日餸。

紅磡街市爆疫,昨日來買餸的市民戴口罩及眼罩自保。

衞生防護中心昨日公佈,本港新增123宗確診個案,其中115宗為本地個案,兩者都是連續三日創新高,另外約有100宗初步確診。

紅磡街市累計六人染疫

當中三宗個案與街市有關,紅磡街市一名清潔工(第2,341號個案)及賣乾貨檔販(第2,316號個案)確診,兩人先後本月16及19日病發。土瓜灣市政街市一海鮮檔亦有員工確診(第2,265號個案),本月20日發病。食環署昨日表示,已即時清潔及消毒確診者曾使用的範圍,該兩個街巿昨日亦提早一小時關閉,進行深層清潔消毒工作。

翻查資料,紅磡街市涉及六名確診病人,包括一名凍肉店員工,最早於18日確診;土瓜灣街市涉及四名患者,最早於13日確診。而較早前慈雲山街市、北河街街市、牛池灣街市、瑞和街市政大廈及石湖墟市政大廈均曾出現確診個案。

115宗屬本地個案中,53宗源頭未明。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指出,經初步了解,近期很多患者為家庭主婦或長者,平日較常去買餸或飲茶。

現時社區隱形患者和病毒量較多,人多聚集容易受感染。「街市好逼好多人,環境未必通風得好好,個別人士未必會戴口罩,可能有啲人嗌得比較大聲,叫多啲人嚟買餸,都會係風險因素,同埋好多時有啲找續,或者係污染咗嘅環境,掂咗未必可以即時洗到手」。她呼籲主婦及長者減少買餸次數,一次多買幾日餸,到街市後接觸任何東西後更要清潔雙手。

多名身穿保護衣物的食環署清潔工人昨到紅磡街市大清洗。其中一檔乾貨檔檔主李太表示,現時多區均有人確診,她亦「冇得擔心咁多」。近日疫情令街市人流大減,估計生意比平日少近半,希望政府不要全面要求室內街市停業,否則「手停口停」。

市民:雪櫃空間有限

多名到紅磡街市的市民稱,街市的菜、魚較為新鮮,故習慣到街市購買餸。市民May姐表示,即使街市有人確診,也會照常到街市買餸。她坦言很難減少買餸次數,「屋企個雪櫃邊有咁大?」

關女士則稱自疫症爆發,每次買餸都會買兩至三天的份量,但家中的雪櫃空間有限,難以一周買一次。溫女士表示,凍肉可購買大量作儲備,但蔬菜不能長期保存,兩至三天也須買一次。每日光顧紅磡街市的謝太稱,對街市內有人確診感擔心,未來或避免到一樓乾貨檔、肉檔買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