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都有由短片集結的電影,其中法國的《Paris, jet'aime》更變成「愛你」系列,而德國《十分大師》更是超班,集結全球至cult的導演之作。
2002年德國《十分大師》巨匠雲集
《十分大師》系列英文片名Ten Minutes Older正好道出時間與人生關係,十分鐘既是片長,也是反映時間如何影響生命。系列分成Cello(大提琴)及Trumpet(小號 圖)兩個篇章,每個篇章收錄多部短片。參與的導演全是國際影壇巨匠包括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尚盧高達(Jean-Luc Godard)、占渣木殊(Jim Jarmusch)、雲溫達斯(Wim Wenders)及陳凱歌等,陣容一時無兩。
2003年香港《1:99 電影行動》走出「沙士」
2003年「沙士」成了香港人的慘痛回憶,疫情過後,十五位香港導演分別拍攝十一條勵志短片,寄語港人逆境自強。當中參與的導演包括杜琪峯、韋家輝、陳果、陳德森、徐克、周星馳、馬偉豪、羅啟銳、張婉婷、林超賢、陳嘉上、謝立文、陳可辛、劉偉強及麥兆輝,參與演員更有劉德華、劉青雲、鄭秀文、郭富城及梁詠琪等,見證當年香港電影輝煌一頁。
2006年法國《Paris, jet'aime》都市尋愛
都市內滿佈相遇與分離的足迹,也是孕育萬千愛情故事的區域。對城市愛情的想像,成就出幾部以國際大都會為場景的短片結集。由巴黎開始的《Paris, jet'aime》、到其後的《New York, I Love You》、《Rio, I Love You》及最新的《Berlin, I Love You》,以紐約、里約熱內盧及柏林為背景,觀眾看完後當然最想按圖索驥跟着電影去朝聖。忽發奇想,在沒有愛的香港要拍一部《Hong Kong, I Love You》,難度會有幾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