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引毒入城 逾萬海員無檢疫 專家轟無能 促即撤豁免

政府引毒入城 逾萬海員無檢疫 
專家轟無能 促即撤豁免

【武肺再爆發】
【本報訊】本港昨日新增123宗確診個案,再創新高。多名專家均指本港第三波武漢肺炎疫情最大可能源於豁免人士抵港後播毒,例如船員、機組人員等。海事處證實,措施實行至今約萬多名船員豁免。有專家炮轟情況反映持續出現的漏洞並無堵塞,政府豁免安排如無掩雞籠,促馬上取消政策。衞生防護中心指雖然本港有既定檢疫指引,提醒有關人士不可四處走動,惟有關人士屬豁免人士非衞生署可規管。

本港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新增123宗,當中115宗為本地感染,另八宗為輸入個案,至今累計確診2,372宗,另有一宗懷疑個案。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在記者會上表示,八宗輸入個案中四人為海員,其中三人來自菲律賓,個案為2251號、2336號、2373號,一人來自印度,個案為2324號。對於輸入個案中逾半是海員,豁免海員強制檢疫是否存在防疫漏洞,張竹君指現時很難追蹤海員位置,有些人電話未能接通,只能盡量做,承認除非相關豁免人士人數減少,否則對香港有風險。她又指因有關人士是豁免人士,非衞生署可規管。

何栢良:有常識都知會出事

至於日前確診個案1476號為來自菲律賓的船員,本月9日發病,但兩日後仍可隨船抵港。張竹君稱該船員登船後發病,上岸後已立即送院,涉事船隻則在海上隔離。她又指船員抵港後一般由專車送往酒店,司機有保護裝備,但個別司機若有較多接觸,會被送往隔離。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昨接受商台訪問時批評,豁免檢疫安排如無掩雞籠,事件亦反映此舉是持續未有解決的漏洞。他指近日來港的船員主要來自菲律賓、印度及印尼等高危地區,但船員來港卻獲豁免檢疫14天,「有常識都知會出事」。何續稱,政府無規定船員需等候病毒檢測結果即可離開,確診後往往難以追蹤,認為政府應規定船員需待結果呈陰性才可離開,促請立即取消豁免船員檢疫安排。他認為同樣錯誤不應犯兩次,批評「冇咁大個頭唔好戴咁大頂帽」,質疑香港是否可以成為「換更國際豁免航運中心」。

有在船上隔離的船員到甲板伸展曬太陽。

部份早前從印度來港換班的船員在大角嘴登船,準備離港。

其中一名船員指留港時一直戴口罩及面罩。

海員工會贊成港府收緊安排

香港海員工會主席張世添接受港台訪問時指,香港在海員換班方面較外地寬鬆,贊成在疫情下政府應收緊安排。他又指有些船員從外地飛抵香港,相信在機場入境時有檢疫,但有時海員到港後貨輪仍未抵港,海員須暫住酒店,難免會走入社區。

海事處回覆查詢時表示,自豁免強制檢疫安排生效以來,有萬多名船員獲豁免,獲豁免的船員及其船公司、代理必須遵守特定條件和措施,包括所有在香港機場抵港以登船的船員離開出發地前48小時內需接受測試,取得陰性檢測結果及保證書。船員亦需留下深喉唾液樣本,如船員須留港待登船,船公司或代理須為船員安排住宿隔離,並確保他們不會去公共場所。

海事處指,由6月8日至7月22日,共有1,727 艘沒有進行貨物作業的貨船獲准進入本港水域。該些貨船留港期間均停泊在本港錨地。衞生署則指,6月各出入境管制站向45,953名獲豁免檢疫人士發出醫學監察通知書,較5月份多5,733人,亦是3月以來最多的月份。由2月至本月22日,29.4萬人入境後毋須接受強制檢疫14日,僅接受14天醫學監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