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波患者平均49歲 多女性 佐敦一侍應疑引爆逾300個案

第三波患者平均49歲 多女性 
佐敦一侍應疑引爆逾300個案

【武肺再爆發】
【本報訊】武漢肺炎爆發第三波本地感染,三星期間確診數字翻幾番。《蘋果》分析第三波至今的疫情數據,發現與第二波比較,第三波規模更大、女性患者更多、平均年齡更高。至於疫情最嚴重的慈雲山,按接觸史及發病日期推算,源頭或是佐敦新發茶餐廳的侍應,因慈雲山感染鏈而出現的個案估計超過300宗。

因應全球疫情爆發而帶來的回港潮,香港3月中出現第二波爆發,由輸入個案主導,再經酒吧等場所散播,單日確診最多24宗,而且第10日已經出現,並無幾何級數上升,至第27日結束時,第二波共有230宗本地感染。第三波則由7月5日開始,近日連續三日破紀錄每日逾百宗確診個案,升幅持續,尚未見頂。

第三波個案逾八成是本地感染,女性患者多於男性。

與第二波不同,第三波個案逾八成是本地感染,將香港累積本地個案比例由約四分一增至逾半;今次患者女性比男性稍多,與香港以至全球患者一般男比女多情況略有不同,原因或與爆發群組類別有關,例如受影響的護老院職工、莎莎售貨員、快餐店收銀等職位,較多由女性擔任。

年齡結構是第三波患者與之前疫情的最大分別。第二波涉及大量留學生,患者多屬18至29歲群組;今次明顯以中、老年患者較多,當中40至49歲最多,有至少168人。

第三波前,香港患者平均年齡為36.4歲,第三波患者平均年齡則為49.4歲。患者平均年齡上升,除因涉及護老院群組外,爆發最嚴重的黃大仙區亦人口老化,65歲以上人口比例達18.8%,冠絕全港。

分析近期疫情數據,中老年市民屬高危族,應加強防疫。

慈雲山中心四街範圍大爆發

黃大仙區中,以慈雲山疫情最嚴重,服務區內九萬人口的主要商場慈雲山中心成為播毒中轉站,四條街以內六個屋邨屋苑全部爆疫。截至7月22日,單在慈雲山區便有165宗個案。

整個慈雲山疫情的源頭,或是佐敦新發茶餐廳的一名侍應(1289號)。他6月25日發病,是第三波確診患者中最早一位,他一次乘搭的士後,感染居於彩輝邨並曾光顧坪石彬記粥麵的司機(1291號),該司機再與居於慈雲山慈正邨的另一司機共駕同一的士,令他和家人受感染。病毒之後在邨內及慈雲山中心三間食肆來回散播,造成社區爆發。

至於爆疫的港泰護老中心,按衞生防護中心資料,未見明顯傳播路徑,其中一個可能性是其中一位最早發病的員工(1408號),她居於慈雲山,有可能在社區感染後將病毒帶回院內;另一可能性是18歲的1404號患者,他7月4到過慈雲山中心,同日到院內探望父親,兩日後即有院友和員工發病。

黃大仙區疫情擴展至其他區,旺角慶回歸晚宴及荔景紀律部隊宿舍群組均與黃大仙個案有關連,估計超過300宗個案直接或間接由該區疫情導致。多位專家均估計,真正源頭是接載過獲豁免檢疫人士的的士司機,佐敦新發常有的士司機光顧,侍應或因此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