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保育防疫 僅佔武肺損失2%

投資保育防疫 僅佔武肺損失2%

武漢肺炎疫症讓全球見識到傳染病大流行(圖)的可怕。多名科學家分析,人類未來十年只要投放資源打擊國際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並遏止伐林的情況,降低野生動物與人類接觸機會,便可大大減低新疫症爆發的風險,而這些措施的花費僅是今次疫情造成的損失的2%。

環境越壞越易傳播新病毒

過去一個世紀,每年有兩種新病毒從野生動物傳到人類,科學家認為隨自然環境被破壞得越嚴重,野生動物把新病毒傳人的風險只會增加,因此多國政府必須打擊國際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遏止清除樹木的行為。

多名科學家在《科學》期刊發表此研究結果,並強調全球要建立更嚴謹的野生動物交易規例、加緊對野生和飼養的動物作疾病控制和檢測、結束中國野味買賣、在重要地區把伐林規模減少40%。他們料未來十年要這些採取措施,只要花約2,600億美元(20,280億港元),是現估計全球會因武漢肺炎損失的11.5萬億美元(89.7萬億港元)的2%。

參與研究的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多布森指:「若以為武漢肺炎大流行一個世紀內只會發生一次,實屬無知。」參與研究的杜克大學教授皮姆也說:「投資在預防措施上,是未來人類健康和全球經濟的最佳保險。」
英國《衞報》